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1.0°C-14.2°C
澳元 : 人民币=4.8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新美联储通讯社”重磅长文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组图)

9天前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知名财经记者Nick Timiraos在周五的最新文章中称,截至目前,企业高管、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一致预期——美国经济衰退,并没有出现。当然,此前预测美国经济会衰退的人们虽然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最终不会正确。

Timiraos认为,四年前的新冠疫情引发的美国经济衰退本质上极为不寻常,随后出台了激进的政策应对措施,是美国经济到目前为止表现出惊人韧性的根本原因。

“新美联储通讯社”重磅长文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组图) - 1前瞻美联储6月会议

Timiraos最新文章的主题是,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他在解析这一主题的同时,也穿插地对下周美联储6月会议进行了前瞻。

他表示,美联储官员们料将在下周FOMC会议上维持基准利率5.25%-5.5%不变,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但美国的经济增长更强劲。

美联储试图在两个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是过早降息可能导致顽固的通胀持续存在,另一方面是保持过高的利率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放缓:

展望未来,美联储必须应对两种风险。其一是看似在从疫情中“正常化”的经济最终会进一步走弱,最终陷入预测已久的衰退。第二个风险是,如果美联储转向降息以预防经济疲软,反而重新点燃经济活动和资产价格,导致通胀维持在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水平。

美联储官员们可能会在6月会议上表示,今年晚些时候他们仍可能会降息,但他们希望在采取行动前看到几个月的通胀和就业数据。

在上次会议上,美联储官员们对为什么他们的利率政策没有更多地减缓经济感到困惑。去年美国三家中型银行倒闭后,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在每六周向利率政策制定者们提交的预测中加入了衰退预期,这是极为罕见的。去年7月银行业压力缓解后,他们不再预测会有衰退。

“新美联储通讯社”重磅长文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组图) - 2美国经济没有衰退——劳动力市场

Timiraos指出,稳定的招聘继续提振消费者支出,进而推动美国经济扩张,这是美国经济此前未曾有过的。

文章中罗列了如下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数据:

美国劳工部周五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5月份非农新增就业27.2万,过去12个月,雇主们累计增加了275万个就业岗位。

美国失业率已连续30个月位于4%或以下的水平,上一次失业率如此之低,还要回溯到196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那段时间。

尽管美国当前的失业率仍然很低,但已从新冠疫情后的极低水平上升:5月的失业率为4%,高于4月的3.9%,去年4月时失业率一度低至3.4%。

企业雇用工人的速度已经降至七年前的水平。新冠疫情期间飙升的职位空缺也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文章中还列举了受疫情影响,部分市场的招工模式转变:

由于一些行业仍在努力将就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强劲的就业增长持续的时间比预期更长。例如,过去两年中,休闲和酒店业增加了130万个工作岗位,但仍比长期趋势低约100万个。

当初招聘难,现在解雇慢。过去几年中,由于大量的提前退休潮,一些企业经历了招聘工人过程中的费尽心思,因此在经济低迷时更不愿解雇工人。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问题已经自行解决,而且是在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不过展望未来,文章中提到:

如果职位空缺大幅下降,那么失业率将上升。

企业没有裁员,但是如果利率处于高位更长时间,将侵蚀利润率、使得利润下滑,那么接下来裁员的压力就会加大。

两年前,美联储以几十年来最快的速度加息,以对抗最初误判为可能短暂的通胀。企业争相招聘员工,大幅加薪和发放奖金,物价飞涨。投资者、经济学家和一些美联储官员认为,可能需要更高的失业率才能使供需恢复平衡。

“新美联储通讯社”重磅长文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组图) - 3美国经济没有衰退——私营部门强劲

当美联储开始加息时,私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异常强劲。许多家庭和企业在美联储历史性降息之后,锁定了超低的借款成本,从而避免了随后加息对他们的影响。

通常来说,在经济从衰退走出的恢复期,家庭会更加谨慎消费,更倾向于储蓄。当利率较低时,借款支持消费,高利率则会抑制消费。

但这一次不同,经济活动更多地由财富和收入支持,而不是信贷推动。疫情改变了消费习惯,再加上资产价格上涨、良好的就业前景和政府刺激政策,让更多家庭感到财务宽裕。

调查显示,自疫情以来,消费者们的信心有所下降,但他们的大手笔消费却显示出相反的情况。人们感觉更有信心,因此每增加1美元收入和净财富时,他们会花费更多。过去三年,家庭净资产与收入的比率比疫情前的任何时候都高。

美国经济在2001年和2008年发生衰退后,资产价格下跌,但这次并没有。尽管2020年初有过短暂的下跌,但美国股市和房价的飙升促进了高收入消费者的消费。

但另一方面,低收入消费者已经耗尽了疫情期间的储蓄,开始依靠信用卡借款。在高利率的冲击下,他们的支付逾期率上升,折扣零售商报告说需求在减弱。

“新美联储通讯社”重磅长文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组图) - 4美国政府支出等接过接力棒

当美联储加息威胁到利率敏感的住房和制造业的就业时,美国政府在基础设施、计算机芯片、电池工厂上的新支出接过了接力棒。

美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和绿色能源项目的额外支出才刚刚开始影响该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制造业的建设支出同比增长了67%。

高盛副主席、前达拉斯联储主席Robert Kaplan表示,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前置的,这种影响发生在基础设施法案或《通胀削减法案》项目宣布时,即使财政支出不会立即发生。

更进一步,许多这些项目可能会吸引从低薪服务业岗位上转移过来的工人们,从而进一步增加需求,例如对托儿服务或餐馆就餐等的需求。

其他类型的商业投资也在增加,包括软件和研发投资,这些投资对高利率的敏感度较低。

Timiraos另外提到,一些中型市场企业本来可能已经遇到麻烦,但被私募股权公司收购,这类群体更为老练,知道如何进行困境债务交易,来保护自己的价值,所以算是勉强维持。

与欧洲相比,美国企业的破产数量下降幅度更大,新企业成立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这也促进了就业增长。根据美联储的研究,截至去年年底,美国的新企业注册数量比四年前增加了53%,而欧洲仅增加了8%。

“新美联储通讯社”重磅长文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组图) - 5新移民

Timiraos表示,去年美国经济还得益于不同寻常的移民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就业、支持了消费并缓解了工资压力。

“新美联储通讯社”重磅长文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组图) - 6并非岁月静好

Timiraos直言,没有什么比美国房地产市场更能说明疫情时期的异常状况了。当前美国30年期按揭贷款的平均利率徘徊在7%左右,而三年前同期仅为3%。高利率不仅影响了需求,也抑制了供应。许多没有按揭贷款或锁定了低利率的房主不愿意搬家。

根据洲际交易所的贷款数据,4月美国未偿还按揭贷款的平均利率为4.1%,与三年前的3.9%变化不大。

由于二手房市场的挂牌量极低,房屋建筑商因此受益。但新房库存近几个月上涨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凸显潜在的疲软。更高的利率也意味着建筑商们持有库存的成本更高。

今年春天的传统房地产市场旺季也令人失望,虽然和去年相比,买家更愿意达成交易。市场仍然非常缓慢,业内人士称,目前买家数量几乎达到了最低点。

美国经济还面临来自那些未能为高利率做好准备的行业的风险,这些行业希望美联储能迅速控制住通胀并降息。重灾区是商业地产市场的投资者及其贷款人,包括小型和中型银行,如果利率不迅速下降,他们可能会开始面临更大的损失。

商业房地产面临的压力,除了办公楼本身因混合办公模式转变而受创,还有再融资方面的。去年到期的数十亿美元的办公楼债务的所有者将贷款延期一年左右。这些物业中的许多,价值已经下降,它们正在以接近7%的利率再融资2020年或2021年时以3%的利率借到的贷款。

曾于2017年至2021年担任美联储银行监管副主席的Randal Quarles表示:

如果保持利率在这个水平,会有一些人坚持不住。

不过另一方面,Quarles表示,美联储的快速加息冻结了许多债务人的债务,这可能反而延长了高利率减缓经济活动所需的时间。因为准备最不充分和最容易受高利率影响的公司只是在尽可能拖延应对。

未来几年,每年都会有数千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和贷款到期,但对于负债不可持续的公司来说,如果他们认为利率很快会下降,那么再融资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会尽可能长时间地以任何方式推迟接受。

房地产经纪公司Redfin的首席执行官Glenn Kelman表示:

如果把经济比作山脊上的登山者,有时山脊非常宽阔,即使是重大事件也不会将经济从山脊上推下来,而现在,感觉山脊变窄了很多。

越来越多在过去三年中快速提价的零售商、食品制造商和餐馆报告称,价格上涨遇到了更大的阻力,这其中包括星巴克、麦当劳和卡夫亨氏。与此同时,邮轮公司报告创纪录的预订量。有业内人士提到,消费者们说,不打算买一个10美元的快餐芝士汉堡,但真的想去六天的邮轮旅行。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justice9
justice9 9天前 回复
疫情期间,疫苗大卖,炸了俄国的石油管道后,石油大卖到欧洲,卖给澳洲的核潜艇又狂赚一大笔,美国还会收取其他国家的保护费,美国全世界割韭菜,经济永远都不会衰退。🤣🤣🤣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