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4.7°C-9.1°C
澳元 : 人民币=4.82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2017-05-02 来源: 我们爱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视频

话题

音频

辟谣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1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2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2942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3


历史如戏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常见十分热闹,但如果不止要瞧热闹,还要深扒下文明辉煌,有一类默默无闻的人物,一定要说说:劳动者们!


这个道理,就如一句教科书里的老话:生产力决定生产水平。一个民族的强大程度,不在风流人物有多热闹,根子上却要看生产有多强。一块考究的秦砖汉瓦,几件精美的唐宋瓷器,甚至一片沉船残骸,一处断壁残垣遗址,都好似精确的反光镜,折射汉唐宋明的辉煌过往!


以文明的名义,创造这一切的劳动者们,哪怕身影黯然,却一样值得虔诚的纪念。他们就似国家建筑上的砖瓦支柱,默默的凝结心血,撑起我们历史上无数次骄傲的风光。甚至接下来要说的几位,也许没有强大的学历履历,只有看似平凡的角色,却以在历史瞬间的挺身而出,默默担当起重大的责任。看过他们就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这是实在话!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4

一:改变汉匈战争史的农民


中国历史上一场热血逆袭,正是汉武帝反击匈奴,西汉王朝历经开国六十年隐忍,终于在汉武帝年间热血一吼,向骄横匈奴打出复仇铁拳。双方浴血数十年,但就在关键时刻,汉王朝却要断血了!


为何会断血?就得瞧瞧这热血战争年代里,西汉王朝惨淡到家的农业,青壮年全拉上了前线,农村种地的常见老幼妇孺,就连耕地用的牲口,基本都给征用到前线。农业生产自然歇菜。可十万火急的前线,却还张着嘴要粮食,西汉六十年间积攒的钱粮,几乎已经耗光。急的汉武帝咬牙切齿要加征,却被一个老农民拦住:皇上您别急,加征用不着,换个法子种地就行!


如此“大胆”的老农民,正是汉武帝新任命的搜粟都尉——赵过!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5


赵过的履历籍贯,史料上记录的十分模糊,没争议的是,他是种地出身,而且种地对于他来说不止是职业,更是倾注一生热血的事业,自从担任了搜粟都尉,地也越种越雷,还在宫里开试验田,高调用一种古怪办法种,引得好些皇亲国戚都围观。他却是神情轻松:就用我的办法种,哪怕村里缺人缺牛,前线要多少粮食,妥妥都能种出来!


这个雷办法,就是中国古代农艺的划时代一幕:代田法。同样还是一块地,每隔一尺挖个沟撒种,完后就培上土。第二年还是这块地,上一年做沟的地方,这一年做垄,旁边再挖沟。就是这么个“折返跑”种法,先在宫里大丰收,然后全国推广!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6


而就在推广的同时,赵过继续开动脑筋,弄出配送服务:三脚耧车。种地法子再好,那也得人手够用,有了这三脚耧车,一头牛加一个人操作代田法,效率瞬间提升三倍。农业这下好似加了油,史料说“民不加力而得谷多”。在这个西汉王朝血拼到筋疲力尽的年头里,漂亮补足了血!然后,就是后人津津乐道,大汉铁骑追亡逐北,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热血时刻!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7


武侠片里常说:你有神功我有科学。但在西汉王朝最艰难的年月里,一个叫赵过的农民更证明:只有科学,才能打得出神功!

二:一座改写交通史的桥


中国工匠的祖师爷,首推神一般的鲁班,由于地位太过神,因此好些奇特神迹,常见算到他头上,不信就听河北民歌《小放牛》里的词:赵州桥,鲁班爷爷修。歌很好听,可词却坑了:修赵州桥的哪里是鲁班??分明是隋朝工匠李春!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8


但能安在鲁班头上,却至少说明一个事实:这是一座无比重要的桥!


作为北方重镇赵州外围的重要河流,洨水向来以水量汹涌著称,特别是每当大雨磅礴,更是呼啸而来,多好的桥也说毁就毁,通常只能搭个简易木板桥。直到隋朝大业年间,一个叫李春的工匠,再度担当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为什么说不可能?还是因为洨水的河床太深,而当时筑桥的习惯办法,是在河中心修桥墩。可这个地理劣势,就叫桥墩怎么修怎么稀松,水流一来更是说毁就毁。可换成这位李春,终于冲破了这个思维框框:谁说要修桥,就一定要在中心筑桥墩?


于是,就有了这个神奇的设计,一个罕见的没有中心桥墩的桥,就用洨河的河岸做桥基,两边扎上桥墩,中心却成了空心,拱石之间更用铁块嵌入,28个拱圈合成弓形桥洞,这就是人类造桥史上出名的“敞肩拱桥”设计,欧洲同类桥梁,还是比赵州桥晚了700年的法国赛雷桥。可号称书写欧洲桥梁奇迹的赛雷桥早已坍塌,赵州桥却在1400年里,抗住了数十次洪水灾难,甚至面对著名的邢台地震,依然沉默屹立!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9


而它对于中国历史的一大意义是,自从赵州桥后,这种同类型的桥梁,在中国北方越来越多。欣欣向荣的隋唐文明,更好似打通了堵塞的经脉。造桥,也从此成为中华文明又一个辉煌见证。十八世纪中国热时代,西方社会尤其推崇中国的,就有高超的造桥技术。以门多萨的话说:“在这个王国各地,都有了不起的建筑家,他们可以造出最好的建筑来!”

三:造福中国八百年的河工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另一个头号大事,就是治黄河。治水中一个玩命的难题,当属堵塞决口!


作为一条地上河,黄河的脾气从来不小,碰上强降水的年月,一发脾气来就是大灾。特别是黄河流经中原的路段,只要瞧瞧好些黄河口恐怖的水流,就知道一旦决了口,该是怎样恐怖场面!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10


对这恐怖场面,历代水力学家,也无不开动脑筋。特别是当了最受不了黄河发水的北宋。北宋都城汴京,地处中原腹地,一旦发生决口,国家心脏就要泡水里。所以从宋初起,堵塞决口的技术已经成熟,而且黄河沿线每隔25里就是河防营,每个河防营都有50多河工,长期严阵以待。


但怕什么来什么,庆历八年(1048),一场震惊北宋的黄河大洪灾发生了,黄河在灌阳县决口,一下五百米大口子,为北宋开国后空前震惊场面,整个中原千里汪洋,眼看奔着汴京来。北宋紧急动用数十万河工,祭出自宋初起无比成熟的堵决口技术:塞埽堵决法。绳子捆上树枝,包着石头泥土,做成两丈埽土,狠命往里塞。砸也要把决口砸住!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11

可是这一次,却是碰上了大麻烦,这是百年未见的大决口,空前汹涌的黄河水流里,大批的埽土全给冲的精光,眼看就要拦不住!这个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关键人物出场了:一个叫高超的河工!


别看这个河工名字拉风,其实就是个普通角色,十五岁就子承父业做河工,遇到水灾就苦拼,属于典型的小角色。可在这个空前难题面前,主管的官员们,都急的毫无办法,一群北宋久经考验的专家,各种办法都抓了瞎。但这个年轻人却面不改色站出来:不是办法不对,而是埽土做的不对。


哪里不对?聪明的高超,一眼就看到了其中最大毛病,埽土做的太大,两丈大的埽土扔下去,受力面积太大,被水一冲就没影,倘若把大埽土分成三段依次丢下,妥妥能堵住!这个放在当时科学条件下,说来雷人的观点,却正暗和了物理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受力原理!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12


当然,放在当时场面下,关键还不在他看的准不准。这事当时已经十万火急,一旦堵不住,倒霉也是官员先倒霉,作为一个河工,堵不住他不担责,勇敢站出来说话,不留神就要获罪。可是他义无反顾,一字一句说完,然而慨然受命,现场指挥!


如此掉脑袋的担子,高超就这样扛了起来,然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缩水了的埽土扔下去,果然稳稳到了地步,一个个有惊无险的叠加上去。汹涌的决口竟然就这样奇迹堵住了,黄河,像被驯服的猛兽一样乖乖低下了头,大堤两岸,一片欢呼!


此情此景,也成为中国古代黄河治理史上,价值无比重大的一幕,后来的贾鲁徐有贞潘季驯等水利大师们,除了赞不绝口,更是掰碎了总结经验,决口堵塞的各种新方法,从此层出不穷明清时代的中国治水,才不再逃避恐怖决口,敢于以更加精准的方式,第一时间完成抢救。追根溯源,功在高超!
五一节:古代劳动者中的牛人猛事,中国因他们受益千百年 - 13


但是,这个普通的河工,留给后世的短短一瞬,缩影的除了有惊叹的睿智勇气,更有一个闪亮的真理:位卑未敢忘忧国!


 好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爱历史》商城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