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5.5°C-8.5°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国共享单车Spin入局,中国的商业模式在美国能否行得通?丨早起看早期

2017-03-04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美国共享单车Spin入局,中国的商业模式在美国能否行得通?丨早起看早期 - 1


这是36氪推出的晨间栏目「早起看早期」。我们将筛选国内外诸多优质、有趣的早期项目与大家分享。早起几分钟,看看国内外互联网行业都在发生着什么~


在中国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推动下,海外的本地共享单车也遍地开花。




文丨杨志芳



国内共享单车之战尚未定局,海外共享单车大战已硝烟四起。

最近一周,中国共享单车的融资消息不绝于耳:2 月 24 日,小蓝单车获 4 亿元 A 轮融资;2月 28 日,城市公共自行车背景的“永安行”获亿元 A 轮融资;3 月 1 日,ofo 完成 4.5 亿美元 D 轮融资。

这些大额融资的背后是近乎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从整体来看,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越来越拥挤,除了先入局的摩拜单车和 ofo,还有小鸣单车、小鹿单车、优拜单车等多名玩家,国内市场红利越来越少,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海外市场无疑成为一块让人垂涎的“肥肉”。

然而,这块“肥肉”并不容易到口。在中国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推动下,海外的本地共享单车也遍地开花。1月份,美国共享单车 Zagster获 1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2月份,新加坡共享单车 oBike 上线。据36氪获悉,3月份,美国另一家共享单车 Spin 也将加入市场争夺战。

36氪近日采访了 Spin 的董事长 Euwyn Poon,他认为虽然中国的共享单车出海具有资本优势,但是在本地化运营、用户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本地的共享单车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Spin 成立于 2016 年 11 月,创始人受中国共享单车模式启发,希望将该模式推行到美国。36氪了解到,Spin 选择的投放区域是城市,而非校园,第一批单车的投放地点是在美国旧金山市内,2017年的目标是在美国城市投放 10 万辆单车。美国共享单车Spin入局,中国的商业模式在美国能否行得通?丨早起看早期 - 2

Spin 单车图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Spin 单车在硬件方面与摩拜单车类似,无车桩、橙色、有车筐、实体轮胎,第一代单车使用的是类似 ofo 的车锁,之后会配备自行研发的智能锁。

Spin 最大的亮点是 6 档变速自行车,Euwyn Poon 告诉36氪,之所以选择变速自行车是考虑到旧金山的道路不平坦,多山坡,普通的自行车体验差。但是这种自行车的后期运营成本较高,未来进入美国其他城市时会依据路况选择不同的车型。

在商业模式上,Spin 没有采用国内单车普遍采用的押金模式,而是选择与“永安行”一样的无押金模式,绑定的是用户的信用卡,使用价格是每半小时1美元。

据 Euwyn Poon 透露,Spin 的造价在 100 美元左右(约700人民币),而 Motivate 管理下的美国公共自行车造价大约在 5000 美元左右。相比国内,经典版摩拜刚上线时公布的造价为3000-5000元,去年12月份,基本稳定在1800元,目前轻骑版摩拜单车造价为几百元;ofo 单车的造价则在 200 元左右。

从供应链角度看,目前 Spin 单车是在美国设计,一部分单车在中国生产,未来会考虑中国之外更多元化的供应链选择。在单车的使用寿命上,Euwyn 表示单车采用了和摩拜同样的工艺,考虑到美国自行车被偷的概率相对较小,Spin 单车的使用寿命基本会维持在 4-5年,未来会推出相关的车辆回收计划。

Euwyn Poon 认为,目前共享单车在美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用户对共享单车运作模式和使用方法不了解,需要加强教育。其次,美国政府对于共享单车还没有明确的态度,虽然政府鼓励大家使用自行车,但是对于共享单车这种新事物会有一个缓慢的接受过程,这也是小蓝单车(Bluegogo)在美国市场碰壁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恰好能突出优势,Spin 对本地市场和用户比较了解,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用户,打造品牌上,并能根据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服务;其次,得益于创始团队在 YC 的人脉,以及之前经常与政府沟通,未来可以更好地与政府相处。

虽然 Spin 具有本地运营优势,但目前单车还是依靠人工运营和维护,未来 Spin 希望通过更先进的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Spin 的创始团队自带“明星”气质,公司 CEO Derrick Ko 曾是知名打车应用 Lyft 的软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董事长 Euwyn Poon 之前有过两次创业经历,且两个项目皆毕业于YC 孵化器,他也会投资一些 YC 项目,目前有自己的基金 Exponent,Spin 的初始资金就来源于 Exponent;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是 Zaizhuang Cheng,他曾是Disqus的软件工程师,研究生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美国共享单车Spin入局,中国的商业模式在美国能否行得通?丨早起看早期 - 3


推荐阅读,点击蓝字,查看更多早期项目:


相隔一条斑马线,我吸入的PM2.5可能是你的2/3


新手不懂两性文化?老斯基携6位“老司机”推出了原创短视频


想让每个知识人都能知识变现,「千聊」能否靠此弯道超车?


美国共享单车Spin入局,中国的商业模式在美国能否行得通?丨早起看早期 - 4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订阅「开氪」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