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1.0°C-14.1°C
澳元 : 人民币=4.8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獭们不是明星动物,为什么动物园却一定要养?

19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看,这个是水lǎn!”

“这是什么?哦……这个叫水lài。”

只要在广州动物园的水獭馆外站上10分钟,就能听到水獭[tǎ]名字的各种读音。

在广州动物园,游客可以看到3只水獭。但许多人对它们还很陌生——路过时如果运气好,就看看它们吃饭游水的样子;要是水獭躲在不好找的地方,大多数人瞧两眼就走了。

挠痒痒的壮壮,最近壮壮还被冻干果茶品牌水獭吨吨企业认养了

熊猫、大象是动物园的明星动物,水獭不是。但广州动物园科普部的黄博士却告诉我们,水獭是他们一定要养的动物。

水獭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本土物种,甚至广州动物园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就有。在广州动物园,“本土物种”是一个优先等级很高的标准——哪怕这些本土物种没有那么受游客喜欢,他们也想为本土物种保留一席之地。就拿水獭来说,这种动物与我们有着两千多年的紧密联系,但因为过去的捕杀、环境破坏等因素,如今野外已经难觅其踪,许多人对它们也不甚了解。而动物园,则是一个人们重新认识水獭的窗口。

动物园里的水獭,各有各的脾气

广州动物园的水獭馆位于园区最北边,这里有5只亚洲小爪水獭——壮壮、点点和阿尾对外展出,侃侃和扭扭胆子小,住在游客看不到的地方。

在水獭馆外可以看到对这5只水獭的介绍

别看这5只小家伙长得差不多,但它们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壮壮性格稳重,有吃的就行。阿尾是救助回来的,没那么怕人。点点比较胆小,常躲起来。住在隔壁的侃侃是点点的弟弟,姐弟俩常隔着小窗户分享食物。

姐弟俩隔着小窗户

看,这是阿尾,视频开头它翘着尾巴是在拉屎,拉完就滑进水里快乐划水了。水獭是很擅长自我娱乐的动物,阿尾就很喜欢划水,它在水里翻滚时流畅漂亮,有的游客也特地为此而来。

以下视频来源于

果壳自然

水獭通常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上厕所

广州动物园的水獭馆里,大约一半的空间都是水池,水池上有供水獭玩耍攀爬的树干,石头则可以用来模拟洞穴的环境。野外的水獭喜欢待在隐蔽曲折的地方,馆舍便尽量模拟它们在野外的环境和需求,并且让它们可以自己选择——是暴露在人类眼前,还是躲起来,这都需要让动物有自行决定的空间。

快乐游水|摄影:大卫David

水池之外的地方基本都是沙地,水獭从水里出来后就在这里蹭干身体。陆地上还有小木箱,木箱里放了干草隔湿,这是它们睡觉的地方。如果游客在水獭馆见不到水獭,它们大概率就正躲在木箱里睡觉。

躲在木屋里的是点点,外面的是阿尾

广州动物园从7、8年前开始引入水獭,不断摸索饮食配比、居住环境等。他们坦言,自家的水獭馆做得还不够好——陆地面积不足、馆舍太小、阳光照射不够、玻璃太矮无法阻挡游客投喂等,都是需要改进的问题。

管道可以用来藏身,也可以用来攀爬,这也是馆舍丰容的一部分|摄影:大卫David

除了为园里的水獭改善居住环境,广州动物园也希望优化水獭馆的展板,让游客在看水獭时能够“看懂”水獭。

最近,为了迎接“世界水獭日”(每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三),广州动物园与冻干果茶品牌“水獭吨吨”合作推广“我的城市有水獭”主题活动。水獭吨吨不仅认养了水獭壮壮,还更新了水獭馆的展牌,以更生动清晰的呈现方式,介绍了水獭与人类的关系、水獭在野外的习性以及各种有趣的知识。这些内容不仅仅是让游客认识水獭的名字,更能结合现场观察,了解这一物种为何特别、为何重要,以及保护水獭的意义——保护水獭,就是保护淡水资源。

滑动查看水獭馆改造前后对比图

两千多年的动物邻居,

逐渐被我们遗忘

动物园里的水獭大多是亚洲小爪水獭,而我国野外的水獭有三种,分别是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欧亚水獭的分布范围最广,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南部、东北以及陕西秦岭和贵州东南的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也有记录。亚洲小爪水獭虽然在动物园中可以见到,但野外记录很少;江獭则已多年未见。

然而,很多人认识水獭,却是通过最近几年走红的水獭表情包和短视频。在短视频里,水獭被当成私人宠物,养在咖啡馆里接待客人(强调一下:我国的三种水獭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私人饲养是违法的!)。这些短视频让很多人觉得,水獭只是一种突然走红的可爱动物,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一直以来,水獭都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它们不是陌生的动物,它们一直是我们的邻居|摄影:Mason

现在人们熟悉的日本“獭祭”酒,取名于水獭捕鱼之后将鱼排列在岸上的行为;但关于獭祭的记载,其实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礼记》中早已有之:“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当时的人将獭祭作为雨水节气的物候标志之一,说明水獭是容易被观察到的。而更早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也有水獭的遗迹。

我国古代的人利用水獭,这种有限的利用不会对水獭种群造成影响。然而,进入19世纪,捕杀水獭获取皮毛的需求骤增,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坏等原因,水獭数量锐减。它们在许多地方销声匿迹,这些世代与我们共享一片土地的生灵,逐渐成为陌生的物种,甚至被我们遗忘。

现在,我国的3种水獭都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环境保护,水獭近年来逐渐回归,珠三角、浙江沿海海岛、青海三江源等陆续发现了野外欧亚水獭踪迹。这不仅是水獭回来了,也说明我们的淡水环境正在逐步变好。

水獭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摄影:水豚

动物园会传递给游客什么信息

水獭逐渐被大家遗忘的现状,正是广州动物园格外关注本土动物的原因之一。

广州动物园位于越秀区,交通便利,门票便宜,是不少广州人的童年回忆。动物园科普部的黄博士告诉我们,许多人第一次亲眼见到水獭就是在动物园里。因此,动物园是一个让大家重新认识自然邻居的好契机——这是公立动物园有别于商业动物园的社会担当,是动物园存在的意义之一。

在哪些城市的动物园能看到水獭?请查收这份地图

现代动物园有四大社会功能:动物保护,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和娱乐休闲。

娱乐休闲是最直观的,许多人到动物园希望能收获新奇感。但这很容易导致公众注意力的偏差——明星动物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他动物则容易被忽略,哪怕它们可能离我们更近,甚至处境更濒危。

因此,动物园要做的,不仅仅是展示动物,还要思考这些展出会给游客传递什么信息。展出本土动物,可以让游客更加了解和关注我们自己身边的自然;展出濒危物种,可以更直观地传递自然保护的理念;展出那些没有那么完美年轻的动物,背后是动物也如同人类一样会经历的生老病死的生命旅程……每一种动物都有存在于自然界的权利和意义,也都值得被关注。

水獭吨吨活动视频

不过,这些信息仅靠动物展示本身是不够,要让大众关注并了解动物,还需要多维化的互动。世界水獭日期间,广州动物园和水獭吨吨还推出了一系列线下活动,包括水獭知识问答、世界水獭日限定章、水獭摄影比赛等。这些趣味活动从多维度更广泛地向大众介绍水獭,呼吁大家像关注人类一样,关注共同生活在本土的獭们。

滑动查看“我的城市有水獭”活动照片

今年果壳自然也联合水獭吨吨,共同发布《水獭科普白皮书》,将水獭的科普知识、野外观测情况、保护现状等梳理成册(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电子版)。让我们共同期待能有一天不仅在动物园里,更能在自然水域中看到水獭,那才是真正的“我的城市有水獭”。

滑动查看《水獭科普白皮书》全部内容

本文评论区点赞前10名,将会获得“水獭吨吨小礼包”,内含价值50元的“水獭吨吨”手办、果茶杯、果茶和水獭科普白皮书!

今年,果壳和水獭吨吨还共同发起了“水獭故事绘”创作大赛,包括且不限于关于水獭的摄影、视频、海报、漫画等作品。在6月9日之前,扫描下方问卷码,提交你眼中和心中最可爱的水獭,让更多人了解水獭,保护水獭。

要求:

创作者要聚焦“水獭”的可爱形象与“有趣的故事场景”,可以进行发散创作。作品内容可覆盖工作、居家、出行、旅游、野外、科学幻想等方方面面。不限制设计软件,AIGC作品可参与投稿。参赛者需保留作品源文件或原件。

作品提交:

创作方向设平面类与影像类2种。平面类包括不限于海报、插画、漫画、书籍装帧、摄影作品等;影像类包括不限于短视频、微电影、动画等。

平面类与影像类两大类创作方向,各下设“想象世界”与“真实世界”两个单元。真实世界以写实题材和实拍为主,想象世界以天马行空的幻想世界为主。

结果公布:

果壳将从所有已提交作品中选出40件入围作品,并为入围作品的创作者发放价值125元的“水獭吨吨大礼包”,故请在问卷中提供具体邮寄地址。

部分作品将在“果壳”及“果壳自然”公众号发布展示,请各位创作者关注6月14-17日“果壳”和“果壳自然”公众号发布的入围名单!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