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4.1°C-6.8°C
澳元 : 人民币=4.81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小主播大梦想|将中式珠宝打造成时尚顶流的女设计师

2022-10-20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苏州阊门下,有一座始建于1936年的民国洋楼,建筑由实心清水砖构建。《苏州老街志》等文献记载,这里原是苏州城内最早建筑的西洋花园别墅。推开藏在凌霄花下的门,狭窄的石板路引向的是一幢精致且别有韵味的洋楼,踩着吱吱呀呀的木制楼梯,红尘扰攘都被隔绝。粉墙瓦黛间吐纳着姑苏城的春光秋色。

笔名叫“戏子”的珠宝设计师是老洋房的第四任主人,这里也是她的珠宝工作室。与其他大部分原创珠宝设计师不同,她所使用的材料多为明清古玉、老银、翡翠、珊瑚等老物件,大胆、时尚的设计思路,与掐丝、点翠等老工艺碰撞,让经历风雨悲喜的老首饰们涅槃重生,跟着她一起登上了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让世界认识了中国面孔。

这些老首饰的故事也被“戏子”搬上了网络,从天涯论坛到短视频平台,她给每一件新生饰品都注入了一个有故事的“灵魂”。“一提起中式首饰,大家想到的都是市面上的金手镯之类的产品,其实,中式首饰不仅有大自然的沉淀,也充满文化底蕴,是顶流的奢侈品。所以,我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式珠宝,并能让中式珠宝成为日常穿搭的新选择。”10月17日,本名马荆棘的“戏子”对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说。

▲2016年,“戏子”登上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老银饰物语的百万流量

“戏子”本名马荆棘,是地地道道的苏州姑娘,她说话时,透着灵秀的眼睛总是含笑。她本是学建筑设计出身,却对老物件着迷。“2007年,我还在上大学,和很多女孩子一样,对首饰天生没有抵抗力。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发簪、珠环,太美了,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马荆棘说,那些旧东西里藏着迷人的美,她开始四处搜罗老首饰,并尝试动手修复残件。

每一件老首饰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等着再次拥有它的人去发掘。2008年,她开始在天涯论坛上分享老首饰,特别是老银饰的故事,并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戏子”。“‘戏子’从高中开始一直是我的网名,我很喜欢。人生如戏,戏亦是人生,所以这个名字就一直用了下来。”

她的网帖主题叫衣锦媚行,大多以物语为主,文笔简洁清新,却能让人沉浸其中,想要和她一起去探究老银饰背后的故事。“梅竹寿字图的包金簪子,大气厚重,又是好口彩的福寿双全,可是真的可以双全吗?哪怕真的可以福寿双全,那么,又有多少可以双全?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得之未必我所欲也,失之未必我所弃也。一生一世,错过的太多了,当我终老的时候,我是带着对谁一生的遗憾,和对来生的期盼入土为安?来生,若是真有来生,我一定和你弥补今生的遗憾。可是,若是来生,那注定也有来生的遗憾,那我要用多少个来生来还呢?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是她对一支清中期京工包金发簪的描写。

▲“戏子”设计的中式珠宝。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在那个2G网络的年代,她的网帖点击量就已破百万,并开始在老银收藏圈里小有名气,成了那个时期的网红。后来,她将网文整理成书出版,书名也沿用了网帖的名字,《衣锦媚行——在古代首饰中且歌且行》,成为当时国内第一本首饰类收藏散文集。

“开始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只是随便写写,因为自己喜爱老银收藏。而不同的老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气质,所以便加上自己的想象,为它们配些简单的文字。没想到,一下就收不住了,还有了出书的契机。有人说,还能写下这些话,说明心里还能承受一份再去爱的勇气,还有一颗年轻的心。我愿意保留着一份也许是幼稚的感性,在这些老银饰上,感悟它们特有的气质,写出一个个关于爱的感悟。”“戏子”说,与其说是一本收藏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女子情感的私语。

▲“戏子”的散文集作品拥有百万流量。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把女人味做到极致

毕业后,“戏子”进入设计院工作,但对老首饰的收藏和创新依然难以割舍,甚至越陷越深。2011年,她放弃了建筑设计的工作,创立了自己的珠宝品牌——衣锦媚行。

有着建筑设计的基础,加上对老首饰的研究,“戏子”的设计总是别出心裁。她摒弃了主流市场偏爱的钻石、彩宝,多以明清玉石、碧玺、翡翠、老银、珊瑚等传统首饰中的材料为主。设计整体更注重布局和配色,根据老物料的形状特点,因料施艺,再配上新颖的设计,一段翡翠断镯,便成了美人腕上一抹迷人的紫。

“每一个古旧的东西,必有一段古老的故事,传奇也好,平淡也罢,终留于人心。而新的物什,也因它的主人而创造一个个新的故事,在后人眼中何尝不是可追寻的轶事。”“戏子”说,她经常会到绍兴等地的市场去寻找老首饰,有些首饰因年代久远出现破损,但也总能激发出她创作的灵感。在她的作品集里,一处园林造景、一个博古架,甚至插在老韩瓶里的一枝梅花都能变成一件充满小情趣的首饰。“我从来都没有刻意去想做个什么,都是一瞬间自然而来的灵感。”“戏子”说。

▲“戏子”说她的灵感大多来自日常。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随性的灵感来自她对不同材料的精准把握,也源于她对老手艺的执着。大胆汲取西方珠宝设计与工艺可取之处的同时,她设计的首饰多采用中国古法技艺。錾刻、累丝、错金银……老师傅纯手工制作,把每件首饰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使老首饰与时尚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我觉得首饰本身是非常女性化的,我喜欢用浓烈的配色,华丽妩媚的造型,把女人味做到极致。”“戏子”说,她喜欢在设计里加一些小心思,比如,一枚“玉兰香”的胸针,在枝干上有一片微卷的叶子,实际上它是一个卡扣,打开卡扣取下枝干,胸针就成了一个吊坠。

而对于颜色单一的足金,她在设计中加入了高温珐琅彩。“戏子”以其2019年巴黎时装周的走秀款——足金手工珐琅彩黄金如意锁大项链举例。项链整体为双面足金,全手工掐丝,以及高温珐琅彩。双面图案取鸳鸯双飞之寓意。项圈部分设计为牡丹,国色天香。整体为如意锁样式,沿袭了中国很多地方婚嫁时都有新娘佩戴如意锁的习俗。“虽然工艺复杂,但足金在珐琅彩的衬托下,就有了更明媚的韵味。”“戏子”说。

▲老物件被重新设计后焕发新光彩。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唤醒老物件的中式美感

在“戏子”的工作室里,上游新闻记者看到,设计台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老首饰材料,有些看上去已经失去了往昔艳丽的颜色。如何赋予它们新的韵味,让它们从收藏品变成可佩戴的珠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物镶嵌的价值和难度在于它们单款单件,没有现成的模子,每一款都要单独做镶口,比生产新珠宝复杂许多。”“戏子”说,老首饰中蕴含的历史底蕴是新料无法比拟的,失去了中式美感,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怎么样才能做出“老味”?“戏子”说,她很喜欢用设计来重组一些古代首饰的特征,比如仿明代的首饰,用黄金镶嵌白玉搭配大量红蓝二色的宝石,营造一种极致明艳的视觉效果。而清代的首饰特征,相比明代,其实是更婉约的,更柔媚,也更有脂粉味。清代非常喜欢用的一种配色,是桃红柳绿,于是她在设计中用碧玺搭配翡翠,饱和度高,撞色浓烈,又加入大量珍珠作为调和,让两者多了柔媚优雅之感。

“所以,可以说是我们‘复刻’了古代首饰,但这种复刻,无论从功能性还是实用角度,我们都有了改进。我们做的是中式珠宝,现代人可以佩戴的珠宝,只是很多设计我们依然传承了传统首饰的配色、构图、工艺……所以其实它们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内在气质是相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中式珠宝,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古,更多的是,它的审美内核,就是中式的。”“戏子”说,为了在珠宝上表现出中式花卉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她还会从工笔画、屏风、木雕、漆雕上找灵感,甚至还将书法也融入到了设计中。

▲“戏子”设计的头饰。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为了保证工艺质量,戏子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虽然工作量大,却也带给她自由和惊喜。“工人都是传统手艺人,为了保证我们的设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我们会和工人一起反复研究工艺,改进工序,总是能做出一些意料不到的工艺特效。珍珠米珠微镶、古法錾刻、古法错金银等工艺,就是我和厂长还有团队,大家一起创新、研究的结果。”“戏子”说。

光鲜的背后也有难以想象的艰辛。每天,她都要到珠宝加工厂安排工作、分配原料、修订图纸,从工艺、工序事无巨细。工作繁重时,在工厂加班更是常事。“我的工厂在古城区的一处老建筑里,因为珠宝加工厂要动火用到氧气罐,对用电要求比较高,镀金也要流动的水,所以在生产环节必须谨慎小心。”戏子说。

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戏子”曾在网帖中描述:“我穿着最光鲜的衣服,走过最破败的走道,但我觉得内心骄傲,因为我每一步都走得很有尊严。”

▲“戏子”的设计作品。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想将中式珠宝打造成时尚顶流

2013年,衣锦媚行工作室的珠宝作品包揽了“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银奖、精品奖,琢艺杯文玩艺术品大赛金奖。2014,拿下“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银奖、优秀奖,南通国际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入围奖。2015年,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铜奖。2016年6月25日,戏子戴着自己设计的中式珠宝,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

“衡量一款珠宝的标准,是你是否愿意佩戴它。如果你愿意在穿礼服的时候佩戴它,在穿时装的时候佩戴它,在穿衬衫的时候佩戴它,在平时出入的各种场合佩戴它,它就是美的、时尚的。”“戏子”说,中式珠宝就像老银一样,有着不会被淘汰的美,它的美是时间沉淀出来的,属于中国的独特审美。

在“戏子”看来,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侵凌,却依然消磨不掉老首饰们的夺目光彩。钗头凤,耳畔珠,腕上盟,匣底珍,它们的雍容华美,朴拙大方,秀丽清奇,远比当下那些创意平庸的首饰更具魅力,它们每一件都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而每一件首饰的背后,都有一个凄美的故事,等待你的聆听。

▲在工作室里,“戏子”总能从日常中找到灵感。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现在,“戏子”开始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向更多喜欢中式珠宝的网友介绍老首饰,和中式珠宝所采用的古法技艺,时尚又不失底蕴的设计,配上或明丽或伤感的文字,总是吸引着粉丝关注、追更。她说,她想打造“世间仅此一件,与君两世结缘”的新古典主义珠宝。不落于俗套,又凸显中式的大气、奢华。同时,她也希望中国的女孩们可以不费力气地感受到古典饰物的美,并成为她们日常穿搭的点睛之物。“传统的中式珠宝,无论是寓意还是工艺,在很早之前就已超越了大多数奢侈品品牌,我想做的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入符合当下时尚的元素,让它被更多人所喜欢,并成为时尚顶流。”“戏子”说。

有网友评价说,与新设计、新雕工相遇的老古董恍若张爱玲笔下的女子,半透明的青玉似的脸,似笑非笑的清水秋瞳,纤瘦的腰身裹进月白蝉翼纱旗袍,一派幽静典雅,心里却盛着惊世骇俗的念头和深藏不露的执拗。可往往就是这样的执拗,让世间无二的孤品历经涅槃,弹拨出一种扣动心弦的曲调。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编辑:赵蕾

责编:范永松

审核:阮鹏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