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9日 10.8°C-14.2°C
澳元 : 人民币=4.82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2022-03-0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999年春天,解放军下发文件,推行“新三打三防”理论,在全军进行学习活动。

“三打三防”,这个词对于很多上年纪的同胞并不陌生,红色年代,在毛主席“学习军事”的号召下,“三打三防”是全国几千万民兵要学习的项目。

“三打”即打坦克、打飞机、打伞兵,“三防”即防核、防化、防生物武器。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1

但是在1999年,解放军的“新三打三防”变成了“打隐形战机、打巡航导弹、打直升机”和“防电子战、防精确打击、防侦查监视”,这些新词儿一下子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广大解放军战士看着宣传材料,大家都在纳闷:隐形战机是什么东西?电子战是什么东西?谁在侦查监视我们?难道现在还有特务?

1999年的这次“新三打三防”学习,不仅让很多基层战士犯迷糊,连一些解放军的指挥官都很难弄懂,解放军总装备部不得不派大量教官到处去讲课,普及现代战争知识。

“美国人从海上发射一枚导弹,能从1000公里外的一个窗户里钻进去。”“美国的坦克在3000米外,能轻易把T72坦克打个对穿。”

从纪录片里看到这样的信息,对那个时代的中国基层军人冲击性极大。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2

以前我们总想着能用体量打赢战争,机械化大兵团完克一切牛鬼蛇神,结果伊拉克的失败让中国人如梦初醒。

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始,解放军开始跑步向军队现代化前进,“新三打三防”就是顺应时代的改变。

那么,在海湾战争时,中国解放军了解信息化吗?当时解放军装备水平如何?

海湾战争后,中国解放军做出了怎样的改变?以前常听到“当年因为改革开放影响了军工发展”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3

一、90年代的解放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91年美国人打伊拉克,包括咱们在内,全世界都等着看笑话。”这是电视节目上的原话。

1991年海湾战争前,全世界先是以为美国不敢打,因为越南战争的惨状还历历在目。

结果美国调了三个航母战斗群去波斯湾,还从欧洲调来地面部队驻扎沙特,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这时候,全世界包括萨达姆本人在内,都认为美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萨达姆说“要让伊拉克变成第二个越南,教训一下美国侵略者”。

结果在短短一个半月后,萨达姆的苏式军队一败涂地,全世界目瞪口呆,原来“信息化”战争已经进化到这个水平。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4

“信息化战争”这个词语其实不新奇,早在70年代末,美国在越南使用精确制导武器轰炸北越时,苏联、中国的军队都察觉到了这种武器对战争形态的改变。

苏联的奥加尔科夫在80年代就提出过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化战争,中国也在1985后年翻译了美国对信息战的一些论著,解放军总参在当时就有研究信息战的相关课题。

但是受限于当时中国的军工水平、科研水平、经济实力,解放军信息战的发展非常缓慢,只停留在纸面阶段。

信息战首先需要军事卫星、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组成的信息收集系统,当时中国的军事卫星数量不到美国的零头,全军只有4架预警机,还是苏联图-4轰炸机改造的,因为技术太落后,该飞机居然只能在海上使用。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5

而电子战飞机一直被我国重视,70年代有轰-6改造电子战机的项目在研究,但是改革开放后,因为没有经费,项目惨遭下马。

这些飞机是信息战的“眼睛”和“耳朵”,没有这些东西,导弹也不知道往哪儿飞。至于新式“制导武器”,当时我军也是空白的。

得到战场信息后,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是敲门砖。

我国的巡航导弹一直在研究当中,60年代的“542导弹”和70年代的“544导弹”都曾被寄以厚望,但是因为技术问题难以攻克,这两种武器一直没能投入实战。

在精确制导炸弹领域,国内技术也是一片空白,1995年后才从俄罗斯引进激光技术学习。

至于隐形战机、武装直升机、大型运输机、反导系统,离当时的中国还很遥远。90年代的解放军主要装备及战术,保守来说和苏联有20年的差距,和美国差距则在30年以上。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6

二、海湾之战叫醒巨人,中华儿女奋起直追

截止1991年,我军90%以上的坦克是59坦克,这种老坦克比二战坦克强一点,但是装甲薄、火力差、动力弱,甚至无法在行进中射击,比起伊拉克军队的69式都差强人意。

空军方面,解放军3000多架歼-6是主力,但歼-6飞机绝大部分连雷达都没装备,靠飞行员的视力打仗,在空空导弹面前也是活靶子。

至于当时最先进的歼-8II,也只有60年代苏-15的水平。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7

海军更加乏善可陈,三大舰队的“艇”比“舰”多,和越南海军曾打得有来有回,刚下水的最新051驱逐舰也落后美苏20年,至于055大型驱逐舰,还只存在于图纸上。

1991年6月,中央召开了海湾战争座谈会,时任军委尖锐地指出:“中国和国际强国的技术水平,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在会上,军委提出要解放军要正视差距,立足实际,奋起直追。

然而,当时中国军工正处在半死不活的边缘,改革开放的10年来,因为全国上下搞经济,中央提出“军队要忍耐”,解放军的装备研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军工厂纷纷转民用,挣钱养活自己。

1991年后,军工部门再次受到重视,但是问题依然严峻,除了没钱外,关键是没有先进技术。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8

在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后来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而后,中国靠自己,在10年间完成从自行车到核武器的飞跃。

但是在一开始,我国军工是全套引进苏联技术,从刺刀、子弹到坦克和飞机发动机,都是苏联手把手教的。

这导致到了60年代后,因为苏联停止技术输出,我国军工就基本原地踏步,靠吃苏联技术老本,发展非常缓慢,至于飞机发动机等先进技术,甚至不进反退。

80年代中美蜜月期,西方向我国出售武器,但奈何外汇太少,买不了好东西。

这种尴尬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苏联解体。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9

苏联解体后,其加盟国如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都遇到了经济问题,加上这些国家都在搞市场经济改革,军队和军工部门都在积极做生意,武器装备和技术都开始向中国涌来。

起初,是俄罗斯的苏-27开到了中国,后来连生产线都放到了沈阳。

随后,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还有S-300防空导弹、“红土地”制导炸弹、D30航空发动机、伊尔76运输机、MINEARL雷达等等都进入了中国,1万多名俄罗斯技术专家也来中国就业。

就如30年前一样,苏式军工再次为中国注入了血液。

有了技术,军委也有了信心,一时间,全国各大军工厂的拨款又下来了,去民营企业当顾问的技术员重新回到厂里上班,高校的尖端技术招生重新开放。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10

可在90年代中期,虽然从俄罗斯买进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但是数量有限,而且技术还未被完全吃透,解放军并未能立刻将这些装备转化为战斗力,这一点从1996年的公关危机就能看出。

在这次危机中,虽然解放军几十万人大军演,但是美国的航母舰队却如作壁上观,这一事件让解放军受到刺激。

因为台海危机的爆发,解放军的压迫感更强了,国内要求强军的呼声越来越大。

也就在台海危机的第二年,歼-20隐形战斗机的项目正式上马,中国从这一年开始,把目标放得更长远,中国计划要在50年内赶上并超过美国军队,解放军要成为一支攻守兼备的高技术信息化军队。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11

随着武器装备研发的进行,军队战术和战略的改变也刻不容缓。

1999年,解放军提出的“新三打三防”就是个例子,军队的思维要向未来看齐,从以前的以苏为师,到现在学习美国。

这期间,中国也进行了裁军,精简了军队体量,战区扁平化改革,为一线部队松绑,释放了军队活力。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12

三、先发展经济,再强大军队,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在近些年的互联网上,有一种论调是:“正是80年代全民发展经济的政策,丢掉了一直以来共和国以军事和工业为先的情况,导致军工行业寒冬,造成后来解放军落后。”

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当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确实是我国开放初期的一大奇景。

在那个时代,“军队要忍耐”这句话的确造成了军工行业的困境,工人半失业,研究组无经费,大学不招生,要不是80年代的两伊战争订单支撑了一段时间,中国大量军工厂可能在80年代步入寒冬。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13

但是,在30年后来客观分析,20世纪末解放军的困局,是个相当复杂的结果,不能只怪“军队要忍耐”。

首先,包括90年代的苏联在内,当时社会主义世界在军事方面的落后是普遍的,这些落后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

80年代中国刚改革开放,国内的外汇储备只有几十亿美金,当时中美正值蜜月期,美国和欧盟愿意对华军售,但是我国苍白的外汇连买装备都买不起。

当时举国发展经济,其实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也是当时最正确的方向。

因为北方的苏联也深陷阿富汗泥潭,加上对古巴、越南、朝鲜的援助,国力已经出现不支的情况。而我国当时外部环境基本安全,国家可以抽出手来发展经济,这是中国发展经济最好的机遇。

海湾战争打醒中国?80年代的落后是在忍耐,解放军看到未来的自己 - 14

赚到钱,才能搞国防。但若没有钱,工厂开工也发不出工资,研究组上班也买不到耗材,做不成实验。

90年代,解放军基本用俄罗斯进口武器防身,而中国军事真正的腾飞,就是在21世纪经济大发展后。

千禧年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军事装备研究的加速,中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解放军的隐形飞机上天,军舰下海,航母也开造了,这都是靠国家经济撑起来的。

今天回过头来,再看当年“军队要忍耐”这句话,在80年代这个环境里真的非常正确。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今天人民解放军的强大,离不开当年共和国执政者们高瞻远瞩的决定。

文/商学野参考资料:1、《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军事变革》,刘志青2、《海湾战争20年:中国新军事变革》,海韬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