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5.1°C-9.1°C
澳元 : 人民币=4.79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未来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2022-01-22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1年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25岁以上的单身女性,有8000万左右,比英国的总人口还要多1400万。

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1.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提升,加上受七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很多家庭只有1个孩子。

因此,绝大多数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在“温室”中长大,没有为金钱、物质焦虑过。

未来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 1

这类女性,自己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有的甚至收入还很不错,完全不输男性。家庭条件更好的,父母还给自己买了房、买了车。完全不用为生活发愁。

而将就地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如果对方条件一般,两个人结婚后,反而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像单身时,想买衣服就买衣服,想买包就买包。

即便是门当户对,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面对生孩子、养孩子、婆媳矛盾、柴米油盐等,也会在没有爱的生活里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因此,与其选择一个低质量的婚姻,还不如选择高质量的单身。

2.理想太丰满

未来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 2

而另外一部分单身女性,都想选择一个长得高、能力强、脾气好、收入高、学历高、有房有车、有存款、长相能看、家庭条件不错、大城市本地户口......的人,认为嫁给这样的人,自己的物质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才不需要为了柴米油盐“折腰”,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不用为孩子娶媳妇买房发愁

然而,社会现状却是,坚持爱情的女性,很难遇到真正的爱情。

《奇葩说》里,薛兆丰说到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基本上是不存在海誓山盟,天造地设的。

因为即使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两个人是彼此人生中的唯一,他们这辈子,大概率也是不会见面的,就好比70亿颗绿豆放在一个缸里,其中有2颗红豆,他们是彼此的唯一,但生活会不停地把它们放进去搅拌。

未来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 3

从概率学上来说,在短短的一生里,它们是永远都不会遇上的。所谓的海誓山盟,不过是在对的时间,恰好遇到一颗看起来还不错的绿豆。

为什么电视剧里总是播放崇尚爱情的影片?可能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遇到过。要碰到两个人都双向奔赴的爱情,真的太难了!也只有在影视剧里,才能够圆满吧。

而对于追求条件的女性来讲,就是“现实太骨感”。

对于百分之九十的男性来讲,满足女性的部分条件还是可以的,但是如若要满足所有的条件,这样的人就是少之又少。

未来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 4

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有钱的男人长得不帅、长得帅的男人比较花心、有能力的男人时间少、有时间的男人赚钱又不多.........总之,一句话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当然,也不是没有条件都具备的男性。但是,对于这类男性来讲,他们选择女性的条件也很高,同样的也会要求身高、颜值、学历、家庭、性格等。

部分女性在心灵鸡汤的“灌输”下,一味地过于追求完美,而忽视了自身的条件。

3越来越多的男性不愿意主动了

除了女性自身的原因,当然,大家也能发现,一般过了25岁,很多男性都不再愿意主动去追求女生了。为什么?

未来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 5

没有经济基础

大部分男性其实都做着普通的工作,每个月工资到手,除去房租、生活费等日常开销,其实,能剩下来的钱并不多,而追女生,怎么也得花点钱吧。

而且,他们都知道女性希望找一个经济基础好一些的男性,因此,很多男性便不再追求女性了。

觉得追女生不划算

部分男性认为,追一个女生,买束花一百多,一起看个电影一百多,一起吃顿饭两三百,时不时地来点惊喜,送根口红又要两三百,一个月下来,花费好几千,到最后,能不能结婚还不知道,一旦分手,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感情。

未来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剩女嫁不出去 - 6

与其这样,还不如用谈恋爱的时间,赚点外快,或者跟朋友聚一聚,好好攒钱买房更划算。

怕真心换不来真心

这一点跟部分坚持爱情的女性一样,在渣男渣女横行的时代,要识别真心太难了,你以为自己是对方的唯一,其实,不过是对方池塘里的一条鱼而已,所以,与其当“备胎”,还不如单身。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你,是会选择“为爱一搏”,还是佛系单身呢?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