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9日 6.9°C-8.5°C
澳元 : 人民币=4.84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2021-12-13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过去的几周里,剧集领域可算是腥风血雨。

杨幂的《斛珠夫人》,杨紫的《女心理师》,王一博的《风起洛阳》,赵丽颖的《谁是凶手》……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1

有人说不对啊,《风起洛阳》明明是黄轩一番,王一博和宋茜到底谁二番还要打个问号呢,你干嘛说是王一博的《风起洛阳》呢?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2

你看,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当顶流们的影视剧播出时,大家目之所及的一切探讨,都要被顶流分去 80% 的场地。剧情、题材、导演、对手演员等也不能说不重要,但都好像变成了顶流表现与作品成绩的辅料。

2017 年时,我曾写过一篇《电影用杨幂李易峰们,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如今时过境迁,顶流的名字有增有减,让我们把剧集领域也加入探讨范围,继续来聊聊,用顶流,到底是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1

电影还应该用顶流吗?

2017 年时,我用《绣春刀 2》和《建军大业》的票房不理想,论证了电影用顶流做主角的利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是:

你的电影有没有自己的基本盘,你的基本盘与顶流调性匹配吗?

《建军大业》的基本盘是主旋律大片受众,当它狂揽无数流量与鲜肉加入阵容时,它就已经损伤了自己的基本盘。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3

同样的情况,这几年屡见不鲜,最近的例子,显然是《1921》。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4

《绣春刀 2》的基本盘,是吃硬武侠和路阳独特美学的那些人,杨幂的加入,不仅让人怀疑电影的品质,更会让系列第一部的观众想起被刘诗诗盲人演技支配的恐惧,最终票房恐怕也没能赚到钱。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5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今年春节档的《刺杀小说家》上,以它重特效、重情节、重世界观的电影类型来看,选大幂幂做女主对扩大基本盘毫无增益,反而让很多固有受众脚步迟疑。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6

可是路 · 真 · 85 花爱好者 · 阳还要在自己执导的剧集《风起陇西》里用大宝贝,你好倔强哦 ……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7

但这四年间,出现了一个例外,易烊千玺。

轮流量,他绝对是顶流;论电影成绩,他两年里三部电影就将二番内票房累积到 87 亿这个数字;论演技,《少年的你》表现惊艳,《小红花》和《长津湖》却争议很大。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8

曾经很详细写过他为什么成为了顶流中的异类,简单来说,当你用一部重磅作品(兼具流行度与水准)证明了演员的身份,当大部分观众下意识把你当成一个合格的演员而不是纯粹流量时:作为演员的你不损伤电影的基本盘;作为明星的你能加持阵容的知名度;作为流量的你又有无数组织有素的粉丝作为后盾。

效应叠加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可易烊千玺目前只有一个,目前业内最抢手没有之一。

所以电影用顶流划算吗?这既取决于电影本身有没有基本盘、基本盘是否与顶流冲突,也取决于顶流能不能被视为正常的演员。

2

剧集市场的玩法

同样的问题到了剧集市场,答案却复杂很多。

剧集市场没有商业电影票房这样简单直观又不容辩驳的成败评价标准,一部剧集成功与否,与它的招商有关,与它的播放量有关,与它的热搜程度有关,更与这一切的前提——投资规模息息相关。

如果有一部剧集用了大 IP+ 顶级流量,投资规模 S+,播出前轰轰烈烈,招商顺顺畅畅,上线后恶评无数,路人吐槽 up 主团建,豆瓣 5 分往下,但天天挂在热搜上,卡段抖音飞满天,最后甭管真假,集均播放量和平台热度,都做到能维系一部 S+ 投资剧集颜面的水平。(这段描述,会让你想起很多很多剧吧?)

那么,这部剧作为一个项目,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一场大热闹过后,平台方和片方 PR 出来撒稿宣告胜利,粉丝四处出警刷小表格证明爱豆的作品大获成功,正所谓" 我说赢我就赢,不赢也赢 "。

社畜可能会问,甭管对外怎么吹,平台内部没有衡量体系吗?品牌方不会对投放效果做评估吗?

当可用衡量指标过多时,一个项目总能找出胜利的角度,何况项目各参与方在 " 是否成功 " 这件事上是利益共同体,而作为一切衡量标准的基础数据——所谓流量,造假成本又相对低,于是制造一场胜利,成为上上下下心照不宣的共谋。

说了这么多枯燥的过程与机理,这跟剧集使用顶流又有什么关系呢?

顶流能成为平台决定投资规模的因素,能成为招商的招牌,能轻松带起前期的宣传声势,能让剧集从立项起就风吹草动无人不知。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9

平台为项目定级,流量是最重要一环:IP 自带的流量、主演自带的流量 …… 品牌商爸爸决定是否冠名是否赞助,流量和知名度更是决定性因素,难道你还指望品牌商爸爸懂内容?平台自己都没几个人懂 ……

比起思考 " 顶流是否符合剧集调性 "、" 会不会让路人产生反感 "、" 演技拉垮被群嘲怎么办 "、" 顶流团队多半会干预创作怎么处理 ",剧集主创更迫切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项目能立项,能尽可能拿到更多的投资,能早早获得品牌商爸爸的青睐,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问题就不再是 " 要不要选顶流 ",而是顶流愿不愿意选择你的项目了。

至于划算不划算,那都是后话。何况不划算,也可以做成划算。

而这一两年里,很多不使用任何流量明星的好剧集,拿下了爆棚口碑和无数自来水,播放量和热度却怎么都差一口气,上半年的《御赐小仵作》,暑期的《我在他乡挺好的》,最近的《爱很美味》等等。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10

为什么会差一口气?在观众对演员陌生的情况下,项目的宣传成本就会更高,需要在宣传上想更多的办法,但本身项目投资与宣传预算又受限于非一线演员阵容,是不是有点恶性循环的意思?

不过,它们确实因为绝佳的口碑,取得了大大超出平台预期的成绩,这是另一回事了。

说回正题。

对观众来说,之于电影,虽然顶流的参与能让他们更多途径关注到电影的存在,但在买票这一关键动作上,顶流很大可能会起反作用。

但之于剧集,顶流的参与会让剧集的露出铺天盖地,观众点开来看个热闹的动作几乎不需要成本,甚至可能一不小心贡献了数据,而这,已经是剧集的胜利了。

3

评论困境

那么是不是说,在剧集市场现有的投资与评价框架下,剧集用顶流,百害而无一利呢?

我个人觉得很致命的弊端,这一年多来越来越凸显了。

当剧集使用了顶流,这部剧的剧情是否精彩、人物塑造是否饱满、技术层面表现如何、社会议题有否呈现 …… 都不再是探讨的重点,所有评论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顶流的表现。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11

无论你评价剧集的初衷是什么,一切以你对顶流的评价为分界点。

你觉得好?那你肯定是粉丝,不是粉丝一定是收钱吹。

你觉得差?那你肯定是黑,不然就是收黑钱,都不是就是为了流量密码。

这样的深度割裂发生在豆瓣、微博、B 站、知乎 ………… 一切能看到评价的社交平台,彻底干扰了所有正常看剧的观众。大家无法得到正常的评论参考,也无法参与到不受干扰不跑偏的探讨中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路人彻底退场,把乌烟瘴气留给乌烟瘴气。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12

这一切应该归咎于粉圈吗?也不完全。

这几年间,随着国产剧投资规模的节节攀升,剧集品质却一路下滑甚至溃烂。除了纯粹的沙发土豆外,对品质有基本需求的国产剧观众,很难不把怨气发泄在烂剧制造营中最显眼的两个群体:资本和顶流。

资本毕竟是一个统称,渣演技的顶流却是一个个有面孔活生生的人,拿着天价片酬却贡献着与片酬不相称的演技,这不是天然的靶子吗?

而全世界范围内的意见割裂与戾气弥漫,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这个评论困境,我深有体会。

从 2016 年开公众号开始,我在痛骂流量渣演技、痛骂 IP+ 流量的烂剧、痛骂炮制烂剧的资本方面就没有嘴软过,前几年我可能是各家流量粉丝公敌,能平安活到现在,全靠足够糊。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13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14

我当年的那些照片墙,你们怀念吗?

但我的自我要求一直是糟糕的要批判,进步的也该及时肯定,本质上我也并不是一个情绪激烈、观点顽固的人,所以当一部具体的影视剧并没有烂到地心或好到云端时,我总倾向去聊聊优点也谈谈不足。评论顶流表现,我也基本是这样的思路。

然而在这一两年的评论环境里,我成了一个异类。

越来越偏激的舆论环境无形中要求所有的发言,捧要捧上天,踩要踩到地,两边说就是两边不靠,就是骑墙,就会迎来粉、黑和情绪激烈的吃瓜群众共同的声讨。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止出现在顶流身上,会导致影视剧评论环境完全割裂、丧失参考价值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性别议题,比如不至于被封杀的劣迹明星,比如抄袭指控,等等。

但顶流的参演是其中最显性也最常发生的。

且情况在加剧。两年前《长安》播出时,易烊千玺也是一个没有代表角色的顶流,但彼时大众的探讨焦点还能集中在剧集自身的质量上,如今的《洛阳》,王一博从一开始就处在舆论最中心,能迈过他探讨剧本身的少之又少。

影视剧用顶流明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 15

当下的状况,一部没有顶流参与的影视剧,若没烂到 5 分以下,大家尚有心平气和探讨的空间。一旦有顶流参演,一切探讨必将蒙上一层叫做 " 顶流 " 的阴影。

这样的环境下,愿意发表正常评论的人势必越来越少,片方能收到的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也会湮灭于混战中。

坦率地讲,顶流明星是流量经济在内娱的畸形产物。

但这个群体已然存在,并已深切参与至各方利益中,很长一段时间里,顶流仍将是内娱资源池子里的宠儿。

哪怕已经有大把项目在票房上摔过跟头,在剧集市场里吃过苦头。

不考虑那些以 " 赚一票是一票 " 为初衷的项目,对那些还想做出 " 真正能称之为作品 " 的资方和主创,选择顶流意味着成本翻倍,宣传效应翻倍,风险也翻倍。

他们适合角色吗?日进斗金的他们会花心思在演戏上吗?从投拍到播出这个期间他们会翻车吗?

最重要的,接下来的舆论风暴,你们准备好了吗?

有顶流的影视剧你看吗?看了能平心静气评价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