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8.4°C-13.6°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近代中国寻梦人,他曾率寒门幼童由上海出发远赴美国……

2021-11-1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今天

“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

诞辰193周年

近代中国寻梦人,他曾率寒门幼童由上海出发远赴美国…… - 1

容闳是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之父”。他创设了破天荒的“幼童留美计划”,带领平民子弟踏上“吉凶难测”的留学路,培养出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教育业的先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耶鲁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1828年,容闳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南屏村与澳门相距不到4英里。澳门是西方人最早在中国办学的地方。由于家境贫困,容闳的父母托人将7岁的容闳送到西方人办的学校里寄读。18岁那年,教会学校的布朗校长因身体原因要回美国,临行前他将班上的3个学生带走,其中之一就是容闳。

读完中学后,容闳想在美国读大学,经费却一直没着落。他的资助学校提出,如果容闳愿意签字立据,保证毕业后回中国当传教士,可以给予奖学金。

容闳的愿望却是学成之后要“利用一切机会为中国谋福利”

,认为签署这样的“志愿书”,“不利于促进实施我造福中国的计划”,因而毅然拒绝这项助学金。

1850年夏,容闳在布朗校长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一个慈善组织,在这个组织的资助下

进入耶鲁大学学习

。在耶鲁大学,容闳每天都刻苦用功,虽然预修不充分,但他学习刻苦,英文论说连续获得第一名,因此受到了“异常器重”,即使校外人也常“青眼相向”。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容闳在校谋求职业,为同学们办过伙食。后来,他又获得耶鲁大学兄弟会图书管理员的职位,得以半工半读,完成了4年学业。

近代中国寻梦人,他曾率寒门幼童由上海出发远赴美国…… - 2

容闳在耶鲁大学名人堂的油画肖像

放弃留美机会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

抱着

“学成归国,有所设施”

的热忱

容闳放弃了居留美国的机会

1860年,容闳和两位美国传教士一起来到了南京,拜见了当时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干王洪仁玕。他把自己深受西方文明教育的所能贡献的才能,归纳为七项建议,即建设现代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的方针大计:

“设立武备学校,以养成多数有学识之军官”;“建立海军学校”;“颁定各级学校教育制度,以耶稣教圣经列为主课”;“设立各种实业学校”。

此外,还包括“组织平民政府”;“组建科学化的军队”;“建立银行体系”等。

近代中国寻梦人,他曾率寒门幼童由上海出发远赴美国…… - 3

洪仁玕

当时太平天国政权已风雨飘摇,领导集团腐化堕落,血腥内讧。洪仁玕给容闳封了太平天国的“四等爵位”,但容闳把官印原样奉还。

1863年

在旧识张斯桂的引荐下

容闳拜见了对他这一生有

“知遇之恩”的曾国藩

曾国藩希望他能够带兵打仗,容闳拒绝了。他怀着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的想法。但是,他知道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兴办教育的计划是不合时宜的。

后来,趁着洋务运动兴起之机,容闳向曾国藩提出了兴办

“制造机器之机器”

的计划,得到了曾国藩信任和支持。曾国藩令他出国采办机器设备。容闳往返历时将近两年,采买的机器安全抵达上海,充实了曾国藩规划、李鸿章负责的江南制造局。这个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工业开端的制造局,成为了容闳实现梦想的起步之处。

容闳向曾国藩建议在江南制造局内设兵工学校,招收中国学生,教授机器工程的理论与实验,培养自己

“完全独立操作”的工程师和机械师及所需的技术人员

,其后成效显著。这让容闳部分实现了他“教育兴国”的梦想。他觉得离他的终极梦想近了,便不失时机地提出要从中国学童中选派优等子弟出国留学,“造就人才,以备他日国家之用”。

首率寒门幼童出洋

容闳一直抱有

“予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

的愿望,刚一回国就设想了官派留学生计划,在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后,终于有机会得到位高权重者的支持。

1870年6月,曾国藩、丁日昌被派处理天津教案,容闳为译员。容闳再次提起留学教育计划,丁日昌趁机向曾国藩奏报,得到曾国藩的首肯,并由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等联名上奏。1870年冬,清政府批准留学计划。

容闳回忆说:“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欢乐的极好消息,中国教育工程至此成为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之后,官费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得以落实,任命容闳为出洋副委员,主抓幼童选派和监督事务。

1872年8月11日,经清朝政府批准,在陈兰彬、容闳率领下,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

从上海启程

,前往美国开始留学生涯。

近代中国寻梦人,他曾率寒门幼童由上海出发远赴美国…… - 4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合影

1871至1875年间,在容闳克服种种困难的运作下,一共有4批共120名幼童出洋。他们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回国安排工作,现在看来简直是做梦也难得的美事,但当时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大洋彼岸的“野蛮番邦”,并且一去就是15年。

近代中国寻梦人,他曾率寒门幼童由上海出发远赴美国…… - 5

容闳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为中国学童设办的学堂的介绍图画。上排中间是容闳的画像,其余五张描绘了中国幼童在美国学习的场景

容闳这个总负责十分为难

报名的幼童几乎没有一个是世家权贵之弟

大多出身寒微

到美国后

容闳采取了前卫的管理方式

让幼童两人一组分散居住在志愿报名的当地家庭,

使孩子们感受到家庭温暖

,并且更加迅速地融入美国社会。这些幼童一到美国就以惊人的速度克服语言障碍,成为各校中最优秀的学生。

近代中国寻梦人,他曾率寒门幼童由上海出发远赴美国…… - 6

留美幼童组织了一支“东方人棒球队”,在美国战绩卓著

中美之间巨大的文明落差导致孩子们做出清政府认为“大逆不道”的举动:他们几乎都脱了长袍马褂穿西装,个别胆子大的剪了辫子,跟主人去教堂受洗信“异教”,见了清廷留学生长官不行三跪九叩之礼。朝中保守派听说幼童在美被容闳纵容得“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纷纷主张撤回留学生。1881年6月,

清廷下令将全部留学生撤回

这些留学生回国初期

因“奇装异服”、“不识礼仪”

饱受排挤和谴责

被随意发配到与所学专业根本不搭边的行业

但他们凭着真才实学

迅速成长为近代中国的中坚力量

这其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开国总理唐绍仪、交通总长梁敦彦、外交家欧阳庚,还有多名加入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殉国。

容闳送出去的学生

归来后

无论才干、见识、人品

都堪称一世俊杰

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

虽然半途夭折

但他打开了留学教育的大门

此后

清政府不断地派人去国外学习

1877年福建船政局的船政学堂开始派学生留学欧洲,去法国学习造船理论和技术,去英国学习驾驶,并于1882年、1886年分批不断派遣。19世纪末20世纪初,官费、自费留学生大批到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容闳开创的留学事业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他以一人之力带动一批,以一批影响一代,以一代造福一国的留学教育,为封闭的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河,培养了一批批富国强兵的栋梁之才,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留学

这个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词汇

凝聚了一代代中国人寻道图强的家国梦想

从19世纪的“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

到20世纪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从21世纪全职回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

再到今天的“海归”们

审稿:钱程灿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