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3日 11.5°C-15.1°C
澳元 : 人民币=4.8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2021-10-2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范进中举》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故事:一个读书人,终其一生都一事无成,在晚年突然考中举人,引来各路人趋炎附势。其实,这个故事,只是古代封建社会科举腐化造成的无数悲剧中的一个……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1

清朝康熙年间,吴敬梓出生在安徽一个书香气浓重的官僚家庭,家族里登科及第做官的人很多。这么一个人,吃喝不愁,又有读书科举的家族传统,怎么会写出《范进中举》这样深刻而现实的文章呢?这就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了。

一个人能走多远,他的出身只能替他决定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要靠他个人的规划和努力。然而,在古时候的封建社会,情况却不太一样。

不考科举,难成大器?

在明清时期,科举几乎成了大多数人的唯一出路。幼年的时候,吴敬梓被过继到家族长子的家里。因为他能继承更多的遗产,所以他遭到了许多族人的嫉妒和攻击,童年时就看遍了人情世故和人心险恶。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2

年幼的他并没有与之对抗的资本和勇气,只能用沉默和躲避来应对。

吴敬梓被过继来之后,养父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他不得不终日在家研习四书五经,练习怎么写八股文。

他对八股文十分厌恶,认为这些文字没有灵性,不像诗词曲赋那样可以陶冶情操。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3

可是,科举世家出身的读书少年,自小就被教育——只有参加科举谋得功名,才能有出路!在这种教育下,他自己也产生了以科举考试为唯一出路的想法。对文学的喜爱,一直压抑在他的内心深处。

母亲病逝后,十三岁的吴敬梓的性情变得更加乖僻,常常一个人躲在书房里,阅读喜欢的诗词、小说、戏曲,来逃避家族的矛盾纷争。到了后期,只要是能拿得到手的书籍,他都会进行阅读,这让他积累了很多写作的素材。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4

再后来,养父被任命为县学的教师,带吴敬梓去了他任职的县学。在那里,吴敬梓接受了系统性的科举教育,对八股文的看法不像过去那样激进了。

在在长期和反复的价值观灌输下,他对四书五经、八股文这样的“正经学问”不再那么厌恶,反而能写出不少像样的八股文,这也让他得到了周围许多人的赞许。他在那时也开始相信——自己会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出仕当官!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5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他会成为封建社会无数官僚中的一员——但这条路并不适合他。

可若是不考科举,读书人不就没有出路了吗?

养父逝世,考中秀才

吴敬梓十六岁那年,在故乡娶了自己的表妹,婚后留在故乡的这段时间,没了养父的管教,他又开始广泛地阅读小说、戏曲作品。

然而,近几年的科举教育,已经让他扭曲“非考取功名不可”的地步,在生身父亲生病的期间,他去探望了一段时间后,竟跑到了滁州进行参加岁考。考完再去找生父,却发现生父已经病危了。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6

生父被吴敬梓和其他亲人送回老家,不久后便离世了。全家都沉浸在悲痛中时,吴敬梓考中秀才的消息却不胫而走。

这下,吴敬梓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考中这个秀才,似乎也不值得他高兴。

生父去世后,亲人家属之间为了争夺遗产,产生了一系列纠葛。吴敬梓本就厌恶,没有在生父的灵前守多久,便离开了老家,回养父身边去了。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7

可是,养父的身体状况同样不好,他自我要求严格,不随世俗大流,遭到封建官场排挤,被罢免了教职,只能回老家赋闲。这让吴敬梓感触良多。

很快,养父也一病不起,很快逝世。这让吴敬梓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

败尽家产,看透冷暖

养父留下了两万多的银钱,可其他族人仗着人多势众,提出了分家的要求。吴敬梓孤立无援,在分家中只分到很少的资财。这场争端,还让吴敬梓的妻子不堪欺辱,印痕病终。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8

这让年轻的吴敬梓改变了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圣贤书里说的都是狗屁,考科举学不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那他何必要考?

吴敬梓本是生性豁达大方的富家子弟,经常花钱给朋友救急,再加上妻子病逝,对什么勤俭持家、生财有道更是一窍不通。最后,吴敬梓成了乡里有名的败家子弟,在教家族学子的时候,都会把吴敬梓当作反例。

文人都好面子,吴敬梓受不了这样的风言风语,不得已,离开了故乡,跑去了南京生活。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9

此时的他已经33岁了,除了一个秀才的身份,一文不名。

在南京,有人推荐吴敬梓继续考科举,他除了拱拱手说谢谢之外,不作任何回应。但他依旧很热心地结交各路好友,人们都笑他傻,空有满腹诗书,为何不去用这些诗书去换权换名换利?

可他很明白:现实中的人心,和他理想中、书中的人心完全不同。他不擅长和人斗争,即便他参加了科举,又会引来新的嫉妒和迫害。

他不愿意再次卷入这些是非中了!

拒绝科举,专心写作

吴敬梓36岁的时候,安徽巡抚、江宁巡导等多位权贵见他有文采,都力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的廷试,认为他的文学才华不应该被埋没。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10

可在这个时候,他的消渴症(糖尿病)病发了,根本没有参加考试的体力,只好再次拒绝。

其实,即便他能参加,也很可能会拒绝。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压迫知识分子。博学鸿词科则是一种笼络和诱饵,考的都是诗词歌赋,考完后即可当官,但从此之后就要唯清朝统治者马首是瞻。

吴敬梓不愿意当官,不愿意再度卷入人与人的欺骗与纷争中!他更希望能不受功名利禄的诱惑,专心地进行自由创作。他感慨着前半生的富贵与心酸,收集了好友们的故事、见闻,开始动笔写作。

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条!《范进中举》的作者,如何在文学史上留名? - 11

十几年后,一部以无情的笔触鞭挞封建科举的巨著——《儒林外史》,问世了!

在当代社会,获取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大部分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接受教育。很少有人能有超越同龄人的学识和见地,即便去写文章,也很难写出真正的名著。

但我们要庆幸,当代社会出人头地的机会,也不只有读书一条。接受了教育之后,我们有更宽广的道路去实现人生目标!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