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1.7°C-12.9°C
澳元 : 人民币=4.86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2021-10-19 来源: 新浪科技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新浪众测,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文/李晓贤

来源:不客观实验室

此前苹果CEO库克带着 M1 从天而降带来了多少惊喜,这次M1 Pro 和 M1 Max 的出现就能带给人们超出之前 M1 无数倍的震撼。

2021 年 10 月 19 日凌晨 1 点,苹果举办了第二场秋季发布会。M1 的进阶款芯片 M1 Pro 和 M1 Max 以及搭载这两款芯片新的 Macbook Pro 如期而至。

这场发布会持续了仅仅 50 分钟,也是目前为止时间最短的一次苹果发布会。这场发布会之后,被无数厂商挠破头追赶的 M1 芯片从此沦为了苹果的入门级芯片。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1

M1 Max——地表最强消费级SoC芯片

M1 Pro/Max两款芯片均采用5nm制程工艺。均为10核CPU处理器,由8个高性能内核和2个高效单元组成。

M1 Pro以及M1 Max的区别在于它们的 GPU 和内存能力。M1 Pro 拥有高达 16 核的 GPU,而 Max 最高拥有 32 个图形核心。相比之下,去年的 M1 只拥有八个 GPU 核心。

M1 Pro 配备高达 32GB 的统一内存和 200 GB/s 的带宽,而 M1 Max 将这两个数字翻倍,支持高达 64GB 的统一内存,内存带宽则达到 400GB/s。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Macbook Pro将是一款拥有64GB显存的笔记本电脑,足以称之为恐怖。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2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3

相比于M1,M1 Pro/Max在之前的架构上显得更加的激进,芯片面积进一步扩大, M1 Max的芯片面积近乎4个本就“巨型”的M1芯片的大小。 M1 Pro 上封装了 337 亿个晶体管,达到 M1 内晶体管数量的 2 倍以上,M1 Max内部则集成 570 亿个晶体管,比M1要多3.5倍的晶体管数量。

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制程工艺,就是为了在核心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数量,来达到性能的提升。而核心面积不变这个前提,受制于架构、成本以及功耗等多个方面。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再去看苹果这次将如此大面积的芯片功耗再次降低,成本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是比性能提升更加令人不解的黑科技。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4

与其他非苹果系的PC相比,苹果M系列的芯片功耗更像一个异类,它打破了之前高性能必定高功耗的定律,而且仅靠电池驱动便可以实现高性能表现。苹果表示,M1 Pro 和 M1 Max在同等功耗水平下的运行速度比最新款的 8 核 PC 笔记本电脑芯片快达 1.7 倍,达到其峰值水平性能所需功耗却少了 70%。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5

M1使用的是8核CPU,M1 Pro/Max均为10核CPU处理器。苹果表示,M1 Pro和M1 Max中的CPU性能比M1快70%。相比于GPU翻2倍或翻4倍的夸张表现,70%的提升显得不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6

“M”系列芯片是为移动设备量身打造的,苹果也在发布会上不停的强调 “专业级笔记本电脑”的概念,强调其能耗比。

为期 2 年的 Apple Silicon 过渡计划已经推进了1年的时间,芯片种类的丰富,也给了苹果更多的产品操作空间,目前也仅剩27英寸iMac和Mac Pro两款机型缺席Apple Silicon计划。

仅从M1 Max的配置来看,依然难以满足Mac Pro的需求。有理由相信在2022年,Apple Silicon过渡计划期满之际,会出现一款更加顶级的M系列芯片,来为专业的桌面办公所使用,或许在那时候,才能真的抛开功耗的枷锁,出现一颗性能无比强劲的Apple Silicon。或许那时候也不再会使用“M”来为新的芯片命名,而是独属于桌面级办公设备的新的命名方式。

真·Macbook Pro

当iPad Pro和Mac mini都使用M1芯片的时候,本身Macbook Pro就很不“Pro”,而且只有两个接口,根本难以满足专业级的需求。而在搭载M1 Pro和M1 Max芯片的新Macbook Pro推出之后,手持M1芯片版本的Macbook Pro用户显得更加尴尬了。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7

这一次,苹果分别推出了14英寸和16英寸版本的Macbook Pro,两种尺寸均可选择配备M1 Pro和M1 Max两种芯片。至此,13英寸的M1版本的Macbook Pro沦为入门级机型。

这一次最“Pro”的表现,并非是芯片的升级,而是接口的丰富。新款Macbook Pro拥有三个雷电4接口,一个HDMI接口、一个SDXC卡插槽接口以及一个耳机接口。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8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9

苹果并未详细说明HDMI的规格。从这个HDMI接口只支持外接一台4K 60Hz的显示器来看,其规格应为HDMI 2.0并非HDMI 2.1,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但瑕不掩瑜,接口的丰富尤其是SDXC卡槽的回归,让 Macbook Pro 变得名副其实,总算不用再时刻带着一个拓展坞了。

当然,芯片的升级也让其拥有了更加专业级的处理视频的能力。过去M1 最高仅支持16GB内存大小,确实捉襟见肘,这一次M1 Max直接提升至64GB,在移动设备上足够使用了。

接口方面回归了磁吸式的充电方式,MagSafe 通过 MagSafe 3 端口回归 MacBook Pro。快速充电功能也首次被用于 Mac, 30 分钟可充入最多50% 的电量。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10

在续航方面,14 英寸机型提供最长可达 17 小时的视频播放,比上一代多 7 小时;16 英寸机型视频播放时间最长可达 21 小时,比上一代多 10 小时,苹果称这代 Mac 笔记本电脑拥有迄今为止最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这一次对于Macbook系列电脑来说还有两个外观方面巨大的变化:一个是屏幕变成了“刘海屏”,另一个是键盘“黑化了”。

屏幕采用了Mini-Led的Liquid 视网膜 XDR 显示屏。提供最高达 1000 尼特的持续全屏亮度和 1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对比度达到了1000000:1。同时支持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屏幕最高刷新率为120Hz。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11

“刘海屏”属实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在“刘海”区域,仅仅只有一个1080P规格的摄像头,并非iPhone一样充满了传感器组件。所以难以理解为何这个刘海必须要存在,似乎“挖孔屏”更加合适。

当然,如果把刘海屏两侧的空间看成“多出来”的显示器,感觉就好接受的多了。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12

新款 MacBook Pro 的妙控键盘变为了经双层阳极氧化处理的黑色凹槽,且取消掉了Touch Bar。苹果终于意识到Touch Bar这种东西有多么的鸡肋。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13

发布会的重点只有新的芯片和新的Macbook Pro,只是作为开场的开胃菜,还是有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产品。比如作为开场的HomePods mini,只是多了一些新的配色。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14

还有第三代的AirPods,变为了类似AirPods Pro的短柄设计,以及同款力度感应器,可以按压式操作。支持空间音频、自适应EQ等功能,可以说就是将除了降噪之外的AirPods Pro的功能下放到了AirPods上面。对于没有AirPods Pro的用户还是颇有升级换新的价值。

苹果发布了两款芯片,摆明了是不想让英特尔好好活了 - 15

价格方面,新款Macbook Pro 14英寸售价人民币14999元起,16英寸售价人民币18999元起。AirPods 3 售价人民币1399元。HomePods mini价格不变,依然是749元。

整场发布会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快准狠”。短短50分钟的发布会丢下了M1 Pro、M1 Max以及新款Macbook Pro三个王炸。消费者们十分兴奋,但接下来那些做PC芯片的厂家可能要头疼一段时间了,尤其是那位曾经的王者。

在昨天,英特尔CEO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想要赢回苹果这个客户:“我们必须打造比他们更好的芯片。”10月28日英特尔将发布第十二代酷睿处理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另外,Mac芯片的迁移计划为期两年,所以在2022年6月的WWDC到来之前,给iMac Pro和Mac Pro的M1 Pro Max(我瞎编的)是不是也该亮相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