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26.7°C-30.8°C
澳元 : 人民币=4.71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我的文盲母亲

2017-03-22 来源: 愚伯的自留地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卢义宏

娘从贴身衣袋掏出一个用手绢折成的小包,颤颤的递给我说:你买房还差多少钱?这是五百块钱,你拿去买房吧。

娘78岁,从农村来到城里在姐姐家住了近10年,在城里没有娘认识的乡亲,娘一口土话也无法与人交流,所以基本上不出门,不知道这个社会的变化,她的观念还停留在农村建一幢房只需几千块钱的基础上。在她看来,这500块钱对我在城里买房一定能帮得上大忙。

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算起,我已经在城里混了12年,作为一个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乡吓人,我身上曾经有很多令村人羡慕的光环:小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跳出农门,在城里有工作单位,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城里人……

可当这些光环逐渐从身上蜕去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一无所有,人近中年却下岗要自寻出路,辗转多个城市打工谋生,在城里没有一处栖身的蜗居。房子,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遮风挡挡雨栖息的港湾,更是我尽孝的最迫切最直观的体现。房子,像一块刻上忠孝铬印的巨石,每每想到风烛残年颤颤巍巍的白发老娘,就将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的文盲母亲 - 1

娘是一个命运坎坷却意志很坚强的人,中年丧夫,独自一人将我们姐弟拉扯大,娘是文盲但思想开化,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所以,她就坚决要将儿女培养成有文化的人。

在我们那个落后封闭的小村庄,娘没有受女孩读书无用的传统思想束缚,坚持让姐姐与男孩一样上学,高中毕业的姐姐回村当了民办教师,并因此有机会嫁到了城里。因为姐姐的“成功”越发坚定了娘要让我上学的决心,一定要把我送到城里去上大学,等到我高中毕业考上省城一所大学时,娘已经倾其所有,拿不出一分钱的学费。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打工潮流席卷整个乡村大地的时候,我们那个小山村的人也不甘落后,像南迁的大雁奔向城里,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放下书加入了打工行列。娘厉声喝住我弃学打工的要求,又做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卖房。

而那时,一条通沟南北的现代化通道正在规划中,二三年后一条高速公路将穿村而过,而我家那三间瓦房正好在拆迁让路的中心,等几年后,将会得到丰厚的拆迁补偿,可是娘等不到三年,她急于要钱让我上学,买房的人正是看准了这点,将房价压得很低,最终,娘以几千块的价格忍痛把房子卖了,换来我上大学一年的学费。搬出房子的那天,我惶惶的哭了,娘安慰我说:等你出息了,在城里买个大房子,娘就跟你一起到城里去住。

磕磕绊绊四年的大学总算熬到头了,毕业后,我顺利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在一家国有企业行政办公室上班,第二年,我又结束了集体宿舍生活,单位分给我一筒子楼,有了自已独立的空间,第一件事就是将独自一人在乡下的娘接来与我同住,也有了人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打算五年内在城里买处大房子,让娘住得宽敞些,给娘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

我的文盲母亲 - 2

然而这些设想在现实面前却如美丽的肥皂泡,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大潮中逐渐被淘汰,先是出口的订单锐减,接着又是国内的市场萎缩,大量的产品滞销。直接导自工人拿到手的工资没有保障,有时能领到50%,有时发个生活费,有时几个月发不出一分钱。

五年的规划内,我除了从集体宿舍换到单身楼,没有一点点变化。而娘最着急的却是我的婚姻大事,年近三十的人了找个人结婚成家比买房更要紧。在娘的催促下,我一次次去相亲,可是在城里,没有房子谁愿意跟你结婚呢,见面时感觉还不错,但姑娘们一听说我没有房子,还与老娘同住在一间单身宿舍里,一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又是几年下来,相亲见了女孩近百位,可我依然是孤家寡人,娘得知女孩们不愿跟我交往是因为她,难过得几天咽不下饭,自责的说是她连累了我。在城里买房安家的姐姐过来,要接娘跟她去住,娘不置可否,第二天,娘默默收拾行李,跟姐姐走了。

终于,在我对爱情不抱有任何奢望的时候,一个城里的女孩走进我的单身宿舍,并成为我老婆。而这时,厂里的情况越来越糟,产品没有销路,工资发不出,工人一批一批的下岗,在岗的也是半月半月的轮岗,而像我这样的行政人员,有时半年也不需要去上班,名义上还是厂里的职工,实际上与下岗差不多了。与其在这濒临倒闭的企业等死,还不如自寻出路,我终于离开了这个曾经让人羡慕的工厂,到一家民营企业打工。

成了家,有了小孩,日常开销也随着增加,蜗居在老婆单位分的一居室里,买房的计划一时也无法实现,接娘同住的愿望也暂时搁浅。然而,在姐姐家住着的娘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时想着我这个儿子,为了帮我筹钱买房,她将姐姐给的零花钱,吃早餐的钱攒了起来,平时还收集一些废品卖个一元十元的,每次我去看她,娘都掏出一个手绢包裹,将一叠整齐的毛票给我。

我的文盲母亲 - 3

我知道,娘是盼我早点买上房子,娘是不愿意住姐姐家的,在我们老家有这样的风俗,父母老了是要靠儿子的,一定要跟儿子住一起,如果住到出嫁的女儿家,那就显示出儿子的无能,做父母的脸上也挂不住。

娘住姐姐家,姐夫嘴上虽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姐夫父母是工厂退休职工,对娘住姐姐家很有意见,但碍于姐姐不敢直接说出来,就隔三差五的来到他们儿子家,旁敲侧击的提醒娘该住到自已儿子家了,有一次,姐夫母亲跟娘讲了一个“故事”,说她们小区有一个老太太,有一儿一女,儿子儿媳都是残疾人,没有稳定的收入,靠吃低保过日子,可是老太的女儿却嫁给了一个富商,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老太女儿多次要接她去,可老太坚决不去,她说:我就是饿死也要死在我儿子家里……,娘听出了“故事”的弦外之音,脸上挂不住了,打断了姐夫母亲的话说:你放心,我儿子说了,他买房了就会来接我的。

从企业出来几年,收入也稳定了,工资比原来翻了几倍,但涨工资的速度永远也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申请贷款吧,可这首期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手中的这点钱连首期也付不起。挣钱,挣钱,买房,买房,常常在梦中惊醒,醒来回味梦境,被一间大房子撞得头破血流。

公司驻西部的办事处的负责人,因忍受不了那里的恶劣环境而辞职了,那里已经关门停业近一个月,公司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老板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大伤脑筋,上周,老板开了一个中层干部会,在会上开出了悬赏:谁要是去那里负责,工资涨三倍,年底2%提成。条件很诱人,可是没有一个人领赏的,没有谁愿意置健康于不顾,去那个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去冒险挣钱。

我的文盲母亲 - 4

第二天是一个双休日,我去姐姐家看望娘,只一个月不见,娘越来越苍老了,双耳失聪,双腿痛得不能正常走路,像深秋里的一颗枯草,随时都会被寒风吹倒。

娘真的老了,娘也没有多少时日了.当晚,我拨通了老板的电话,我要到西部办事处工作。

为了能让娘住上儿子的房子,我不能再等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