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6.8°C-10.4°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拜登为何再祭关税?防范“中国震撼2.0“无他法(图)

15天前 来源: 世界日报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世界日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世界日报报道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宣布,将对中国大陆电动车课征多达100%的进口关税,并对半导体、电池等大陆进口货加征关税。在11月总统大选前作此宣布,徒具象征意义吗?

拜登为何再祭关税?防范“中国震撼2.0“无他法(图) - 1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在纽约时报专栏指出,拜登最新宣布的这些关税,近期影响很小,因为美国目前从中国大陆进口的产品中,受这些关税影响的少之又少。不过,拜登此举绝不只是摆个象征性姿态而已,而是一项严正的警告:表明美国不会接受第二波「中国震撼」来袭、破坏拜登政府的重大政策。

什么是第一波「中国震撼」?

自1990年代起,中国大陆制品对美出口激增,经济学家大多不以为意。按传统经济学理论,另一国以低价卖你实用产品,没理由抗议,反倒该说谢。然而,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经济学家开始激辩,究竟来自低工资国家的进口货,是不是造成美国收入不平等的主因之一?多数经济学家,包括克鲁曼本人,都同意低价进口货是加剧不平等的原因之一,但非主因。

另一点也日趋明朗:如果景气持续低迷,贸易逆差可能伤害经济,因为需求不足以支持充分就业。原本这不是大问题,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就业长期不振,就变成重大考量。

2013年,经济学家奥图(David Autor) 、杜恩(David Dorn)和汉森(Gordon Hanson)发表一项研究,标题为「中国症候群」(The China Syndrome),后来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国震撼」(the China shock)。作者估计,大陆进口货泛滥,已导致1990年至2007年期间美国约150万名劳工遭取代。就美国经济规模而论,这并非大数目;事实上,在美国,每个月都有大约150万名劳工因各种理由遭裁员或解雇。

但奥图等人指出,美国许多产业集中在某一地区的情况很常见,所以进口导致的工作流失,即使看来为数很小,却对众多社区冲击甚钜。克鲁曼举家具产业为例,也许大陆进口货激增造成数十万个工作消失,对全美就业人口来说为数很小,却重创家具产业重镇北卡罗莱纳州皮埃蒙特地区的经济。

政治后果也在多年后显现:劳工对进口货激增伤害地方经济的不满,或许是2016年把政治素人特朗普拱上美国总统宝座的一股推力。

因此,第一波「中国震撼」是实际发生的问题,即使是支持自由贸易派的经济学家,即使他们对特朗普那种粗糙的保护主义嗤之以鼻,如今也对进口货急遽增加的效应忧心忡忡。

第二波「中国震撼」蓄势待发

克鲁曼认为,现在,第二波「中国震撼」显然正蠢蠢欲动。

新一波震撼反映的不是中国大陆经济强势,而是疲态。中国大陆经济正陷入困境,消费者支出占国民所得比率很低,用来拉抬经济的高额投资支出难以为继,凸显工作适龄人口萎缩和科技进步减缓造成报酬率递减的问题。

显而易见的解决之道,应该是提高家庭所得、进而强化消费者需求。但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的政府却仍聚焦于生产,而非消费。在舍弃提高内需的情况下,大陆经济的唯一出路,只是借由维持巨大的贸易顺差、在海外市场倾销别国市场不能或不会消化的大陆制品。

基本上,拜登政府藉宣布祭出新一批关税警告北京:身为世界经济要角,你们不可再把自己政策错误的产物往他国市场倾倒。

美国何不接受大陆便宜货?除了前述冲击社区经济的顾虑外,还有一个新问题:气候变迁。受制于新关税或加征关税的大陆货,主要涉及绿能转型产品。电动车最受媒体瞩目,但更重要的是巨大电池--在解决再生能源发电断断续续问题上开始扮演关键角色。

何不买价格低廉的中国大陆电池?原因出在政治经济考量。基于气候变迁构成的生存威胁,绿能转型背后的政治联盟不应像现在这么脆弱。拜登政府之所以能对再生能源提供大量补贴,是因为通过「通膨削减法」(IRA),该法是名副其实的气候立法,把绿能转型补助款与创造国内制造业工作绑在一起。如果那些补助被视为在中国大陆、而非美国境内创造工作机会,避免气候灾难的最佳希望也将落空--这个考量的重要性轻易压倒反对关税的论点。

结论是:拜登政府课征这些新关税是不得不课。克鲁曼认为,除此之外别无替代方法。

本文转载自世界日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midtHelen
midtHelen 15天前 回复
选年一切都是为了竞选,提高关税也一样,无关智商。这也是选票民主发展的桎梏,最终流为流量政治,为脑残粉服务。
xin_a
xin_a 15天前 回复
回到最基本及最简单的道理:物美价廉永远是好的!让一切复杂的企图证明“物美价廉”是坏东西的经济学理论及经济学家见鬼去吧!
江小多不多
江小多不多 15天前 回复
政客的手段只有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艱難,貧富差距更加巨大;看看貿易戰後美國日常用品的漲價幅度,就明白了。 通脹是富人的通脹,窮人的通縮。只有傻缺的政客和**假學者或嚴重弱智者才會去為傻缺的政客吶喊
土拨鼠爱小猫
土拨鼠爱小猫 15天前 回复
达则自由贸易,穷则闭关锁国。历史上已经发生太多次了。
赵氏孤魂
赵氏孤魂 15天前 回复
需要保护的是弱势群体。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