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1.5°C-14.0°C
澳元 : 人民币=4.85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2022-01-05 来源: 端爸的蒙台梭利故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端姐差不多四岁半的时候,我用识字量检测软件给她测了一下。几次测下来,数据显示她的识字量在1400-1800之间。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1

取平均值的话,识字量差不多在1600左右。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2

数字可能比较抽象,对于识字量达到1600的孩子来说,独立阅读这样一页内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作为参考,汉字的常用字数量在2500字左右。)

作为家长,我肯定是高兴的。更大的识字量意味着她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进行阅读;意味着她不必受制于成人知识范围的局限性;意味着当她对某件事情、某个领域产生兴趣时,她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学习内驱力的发展也因此得到了支持。

作为老师,我也深知她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考虑到中文阅读的复杂性,多数孩子在学龄前的识字量并不会很大。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3

英文的阅读以发音规则为基础,只要认识了26个字母并掌握了其发音,会说就会读。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4

中文的阅读则完全以视觉区辨为基础,常用字2000多个,这个数量级与字母的26个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要说汉字的形状中有很多的细节,区辨难度也大得多。

既然如此,我们本不应该对学龄前儿童的识字量抱有太大的期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的确也有少数孩子能够在这一阶段达到较大的识字量水平。

神奇的是,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我从来没有教过端姐认字。回想起我以往的带班经验,识字量达到这个量级的孩子,通常不是大人「教认字」教出来的。

儿童视觉区辨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人的大脑在进化时,世界上还没有文字,因此,大脑功能的分配没有把文字算在里面。五六千年前,文字被发明出来时,大脑的功能已经分配完了,每一个区块都有它自己特殊的功能。当大脑发现它突然有个新的工作要处理,但又不能再长一个新的大脑出来时,就如同一家公司接了额外的工作,却没钱多聘人力,只能借调员工去支持新的任务。

大脑为了处理文字所借调的就是梭状回(fusiform gyrus),它本来是处理脸和外界物体的地方,例如脸是对称的,而在大自然里是不分左右的。左边来的老虎会吃你,右边来的老虎也会吃你,所以看见老虎来了,要赶快先跑,不要管它是左边来的还是右边来的。因此梭状回对左右并不敏感,它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当大脑借调梭状回来处理文字时,b和d长得很像,p和q差不多,3和5,6和9也很难区分,因此我们就发现全世界的孩子不论他的语言是哪一种,当他一开始学写字时,都有左右颠倒的现象,幸好大脑有学习的能力,很快就会校正过来了。

《给父母的科学养育课》,洪兰

这一段文字描述的是儿童早期在进行书写和阅读时经常会遇到的「镜像问题」。其实不只是「镜像问题」,儿童的大脑对于整体文字符号的处理都是较为陌生的。

换句话说,儿童学习文字符号需要成本(时间和付出的努力)。而即便是同龄的孩子,不同的个体也会因为大脑神经发展的差异性(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刺激共同造就了这一差异性),体现出对文字符号不同的敏感程度。

说通俗一点,就是有些孩子认字认得早一些,有的孩子认字认得晚一些。

有不少家长跟我提过自己对孩子识字的美好构想:每天只需要认3个字,一年就可以认1000个字。

每天3个字,这个要求听起来也不算过分吧?但我们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如果孩子的大脑和眼睛没有准备好,他很有可能盯着这3个字根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

即便今天勉强认识了这3个字,如果孩子的大脑不够强壮,眼睛不够敏锐,第二天就会忘掉其中的两个字,甚至是3个字全都忘掉。

这就跟我们大人背英语单词一样,我们也可以提出美好的计划:每天背3个单词,一年1000个,十年10000个。牛啊,我比美国人都厉害了。

然而这个美好计划背后的酸楚,相信每一个成年人都深有体会。

如果一把刀很钝,你需要做的不是拿着这把「钝刀」继续「努力地」砍柴,而是要先把这把刀磨利。

视觉感官的发展对于中文的阅读有绝对性的意义

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与其低效甚至无效地「教」孩子认字,还不如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的眼睛,发展视觉区辨力。

蒙台梭利的Casa教室(3-6岁环境)中有一个区域叫做感官区。感官区虽然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实体感官六大不同种类的感官工作,但视觉在当中的比重却是最大的。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5

分辨出不同的几何图形并将其放在对应的几何卡片上,孩子需要动用到自己的视觉区辨能力。汉字之间的区别比几何图形更大,但对孩子来说,也许这就是识字的开始。

在教室之外,孩子的视觉感官也应该有大有作为的地方。拼图、积木、乐高……诸如此类的活动对孩子来说,都是锻炼眼睛的好机会。

如果你对孩子的观察足够仔细,对他的兴趣足够敏感,你会发现,孩子对视觉区辨的活动是有天然的需求的。端姐就有一段时间疯狂地问我同一个问题:“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于是我给她买了一本介绍国旗的书并每天和她一起看。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6

还有一段时间,端姐在车上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个交通标识是什么意思?”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7

孩子有视觉感官的发展需求,当他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在情感上也是满足的,因此而产生的成就感和自尊感会促使他不断重复这一认知过程。于是孩子乐此不疲地区辨国旗、交通标识……直到有一天他指着路上的广告牌,问出让我们眼前一亮的那一句话:“那是什么字?”

最好的阅读预备是直接去阅读

如果说拼图、积木、乐高、认国旗、认各种标识等活动是在帮助孩子锻炼眼睛,从而间接为识字做好准备,那么阅读就是直接为孩子做好准备。

当然,孩子很多时候是在进行广义的阅读,即通过图画而不是文字来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方式与其他有利于视觉感官发展的活动一样,能够帮助孩子间接地为识字做好准备。

【育儿】四岁半识字量1600,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字,这是怎么做到的?(组图) - 8

绘本中通常有丰富的色彩运用,以及大量的细节,欣赏这些图画本身对孩子的视觉感官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更重要的是,孩子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开始认字的。绘本的神奇之处在于孩子在欣赏图画的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看到汉字。随着视觉区辨力的不断发展,汉字的存在对孩子来说变得越来越无法忽视。

他开始思考文字符号与图像的关系,也逐渐能够看到那些黑黑的小方块原来每一个都不太一样。由此,他理解到每一个汉字都是有意义的。

当汉字被赋予了意义,并且孩子在视觉感官上也做好了准备时,「识字」这一程序便启动了。

最初都是从简单和常用的字开始的。孩子总是会先认识像“大”、“小”、“人”、“一”、“二”、“三”这样的字,当然还有自己的名字。

当孩子的认识了一些字的时候,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就有了用武之地。当孩子已经认识了“今”“天”“早”“上”“吃”“了”这几个字的时候,他可能会根据图画的内容推测出书中的这句话是“今天早上我吃了面包”。

进行到这一步,孩子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阅读的能力,他依靠自己的经验认识了“面包”这两个字。(与此同时,不要忘记识字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发展视觉区辨力的好机会。)

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孩子的这一项技能运用得也越来越熟练,「识字」这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滚雪球一样。雪球越滚越大,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整个过程却无比轻松。

但这一切的发生,需要以大量的阅读来作为保障。

大量的非功利性阅读是孩子识字的关键

当孩子积累起最初的识字量后,他可以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学会“面包”这两个字。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他通常不会因为只看过一次“面包”就完全认识了它们。即便当时记住了,当“面包”被单独拎出来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不认识了。

所以孩子需要大量的重复。也许是同一本书、同一句话的大量重复。但更多的情况是,当孩子在另一本书里读到“面条”,再在第三本书里读到“前面”的时候,多次的重复让他对“面”字有了足够的熟悉度,这个字就终于认识了。

说到底,孩子需要的是大量的阅读,并且是「非功利性」阅读。什么是非功利性阅读?就是把阅读当作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去做,而不是带着「我一定要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或者「我要看书学认字」的心情来阅读。

怎样保证孩子的阅读量?

第一,你的孩子需要大量的留白时间。如果你在课余时间给孩子安排了太多的「课程」,他根本不会有太多时间读书。

第二,你的孩子需要好的榜样。为了帮助端姐建立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我曾经在家里设定了专门的家庭阅读时间。在那个时间段里,家里所有的人都只做读书这一件事情。但后来这件事情被证明是毫无必要的。因为我自己在大部分闲暇时间里都捧着一本书在看,所以阅读习惯的建立对端姐来说也不是难事。

第三,支持非功利性阅读。我从来不指着书里的字一个一个地给孩子读,我从来不要求她今天必须要读多少本,我从来不问孩子「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呀」之类的蠢问题,我几乎不限制孩子阅读的内容。

 这本《登月使命》是端姐近期最爱的读物之一。她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有时候真的令人惊叹。但我经常提醒自己,我不能只接受读《登月使命》的她,我也需要发自内心地接受读《冰雪奇缘》和《汪汪队》的她。

端姐的阅读生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我和端妈经常说她是「平平无奇的识字小天才」,在她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实没有「教」过她一个字。也许她天生对语言比较敏感(像她的文字工作者爸爸),也许她是真的很喜欢读书。

不管怎么说,我都为她的优秀感到非常自豪。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并不认为在学前阶段达到这样的识字水平是必需的。我们只是尊重了她的自主探索欲望,尊重了她的兴趣,然后在她的身边为她小小地助力了一把。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字的阅读固然能够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新的通往世界的大门,但真实的世界、音乐世界、艺术世界、体育世界……不同的世界同样精彩。我们不应该苛求孩子必须是某一个模样。

关键词: 育儿儿童识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